心理学分析|以《孔乙己》为例,浅谈人物的自我修养及现实意义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文|程小亦(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鲁迅《孔乙己》
年少时初读《孔乙己》,文中那句“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成了班上同学们课后互相调侃的经典语句,成年后重读《孔乙己》我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背后,看到了孔乙己身上隐藏着时代人物稀缺的符号。
《孔乙己》讲述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好吃懒做,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过日,因为偷书最后被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在一群人的“狂欢”背后,孔乙己的信仰和悲惨命运显得无足轻重,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值得我们深思其背后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孔乙己在众人的“嘲笑”中的自我修养及现实意义。
01众人皆笑,唯我独醒;三种笑背后隐藏了孔乙己的自我修养之路
一、第一种笑:短衣帮的嘲笑,揭示了孔乙己内在的自恋本质
在“我”的介绍中,短衣帮是站在柜外喝酒的人,而孔乙己是唯一站着喝酒穿长衫的人,他穷酸的外表看起来像短衣帮。
他却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曾在《乌合之众》里写到:群体信念的特征是盲目服从,强烈的排异性以及狂热的扩散欲。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