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人工制盐技艺:傍海煮制百味先(2)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2008年8月,在我们村子东南方,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考古人员挖掘出诸多古代的煮盐器具。据省文物部门考证,战国时期这里的先辈们就有用陶罐熬盐的历史,就是煮海为盐。辛立灶村名中的‘灶’字,就是煮海为盐的灶地,意思就是我们历代祖先辛辛苦苦建立起的煮盐的地方。”姬成国介绍着。
姬成国从小在父辈们的影响下,对手工制盐有着深厚的兴趣。在老一辈的悉心教授下,他学会了“五莲子测试法”和“扬水看花法”。
由于善于观察、勤于探索、吃苦耐劳、基本功扎实,他很快掌握了人工制盐传统技艺。在多年的实践操作中,他获得了省盐务管理局《海盐工艺》专业证书,成为理论和实践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

黄骅人工制盐技艺:傍海煮制百味先


姬成国和他自制的“古代煮盐遗址”模型
手工技法几经改良
“我是黄骅人工制盐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前五代传承人都是我们同家族的先辈们。”姬成国说。据姬氏家族的族谱记载——1792年姬氏两兄弟姬青林、姬贵林在先辈们传统制盐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开始改煮盐、淋盐为开滩晒盐,于海边滩涂修池,依次灌海水晒之,经风吹日晒,盐即结晶而出……
因此,姬青林、姬贵林被后人誉为黄骅人工制盐技艺第一代传承人。
“手工制盐工艺不仅技术性很强,工序也很复杂,有修滩、整池、纳潮、制卤、结晶、采收、堆坨、运输等多个环节,其中每个环节又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姬成国说,“在滩晒工艺中,制卤是关键。不同滩型、不同季节,制卤方法也不同。由于它技术性很强,所以一般人不易掌握。”
介绍起辛立灶的制盐历史,姬成国兴奋不已:“从西周到明初,先人们用陶罐、铁锅熬制海盐,用芦苇、蓬蒿、荆条当燃料,起火烧沸卤水,蒸发水分,直到结盐出锅。到了明代中期,逐步改煎为晒,纳潮制卤,通过风和阳光对结晶池中卤水的蒸发,结晶成盐……”
如今,辛立灶村秉承传统制盐技术,延用“五莲子测试法”“扬水看花法”等测试卤水,将“老、浅、短”的结晶方法,改良为“新、深、长”的分段结晶工艺,使得结晶盐颗粒晶洁、纯白如雪。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