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读第27章——鹤腿与鸭腿(6)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鹤腿与鸭腿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人与不善人,不能解读为好与坏,善与恶,承袭上面的语境,解读为善于做上面事的人与不善于做的人更为合适。
在这件事上,我是善人;在另一件事上可能是不善人;不善人可以通过学习变为善人;善人也可能因为情境的变化、经验的失效,变成不善人。
他们教学相长、互为师长与资财,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这就是关键所在。否则,就是小聪明大迷糊了!
老子为什么要讲这一段呢?前文说过,道家对根器要求较高,所以大部分善人都是根器高一些的人,在悟道的历程中,他们会有一些天生的优越感,会让他们瞧不起“普通的世人”(哈利波特电影中称之为:麻瓜)。老子是提醒这些“善人”更多地生出“慈悲”之心,与人为善,接受人类的认知状态。否则,即便智慧增长,也是大迷。无法完成修行的功课!
最后“要妙”一词,暗含宇宙奥义。
没有慈悲的智慧容易进入魔道!
老子用这一章教导普通人怎样应用道?每个人各有所长,真正的善人高手并流于表面,而是对本质有深刻的领悟。所以,高明的领导者要善于发挥每个人的长项,让善人做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做善人的资财。这样就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当然需要领导者本身具备内明心,能够认识人与物的本质,并承袭每个人与每个事物本自具足的道根,挖掘各自的善长。另外,善人尤其需要注意:接受不善人目前的认知状态,用慈悲心承载智慧,否则就容易导致偏差,这就是悟道的无形的关键!
现在总结一下老子送给人类的礼物:
一、宇宙奥义(接前文)
38、没有慈悲的智慧容易导致修行的偏差。
二、践行思想(接前文)
32、善者是不流于表面,在本质上用功的人。
33、善人要尊重和接受不善人目前的认知状态,相互促进、相互成长。
三、领导者法则(接前文)
17、领导者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