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简史(公子醉了)(5)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39 1933年9月25日,埃仑费斯特因为对生活及量子力学研究的困惑而自杀。
40 1934年同年费密为了解释中子衰变现象提出弱相互作用,发现第四种基本力。
41 薛定谔写出了著名的波动方程,但是却很不认可波尔和玻恩对其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解释。1935年薛定谔为反驳哥本哈根派的叠加态和波函数坍缩,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谔的猫”。用既死又活的猫这种叠加态,违反直觉的思想实验对哥本哈根派的波函数坍缩进行反击。哥本哈根派坚持宣传没有观察时就是叠加态。爱因斯坦由此反驳,“难道我们不看月亮时月亮就不存在吗”。戏剧性的是,尽管薛定谔对概率论和叠加态诠释不认可。但是他提出的思想实验对量子叠加态和波函数坍缩等量子理论的普及起到了很大作用。
42 1935年爱因斯坦、潘多尔斯基和罗森提出ERP佯谬,对量子纠缠“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提出质疑。他们提出了一个原理。这个原理假设,任何空间上相互影响的速度都不应该超过光速,而量子纠缠这种超距作用违背了这一原理,说明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EPR佯谬。爱因斯坦坚持认为世界是确定性的,量子纠缠对从刚分开时就是确定的。对其中一个量子的测量并不会影响另一个量子的状态。如果如哥本哈根派解释,都处于叠加态,一旦测量才能确定,那么距离遥远的两个纠缠量子对之间的信息传递就超过了光速。波尔和其支持者一直没有办法有效反驳,因为这个思想实验是无法验证的。直到爱因斯坦去世,波尔也没能说服爱因斯坦。而爱因斯坦后面投身于隐变量的研究和尝试统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直到去世也没能解决。爱因斯坦、薛定谔虽然是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人,但始终无法接受哥本哈根派的理论。
43 1954年,因玻恩对薛定谔的波函数波函数的物理意义作出了统计解释,获得诺贝尔奖。
44 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基于此理论统一了电磁力与弱核力。只剩下引力未能统一。
45 1955年爱因斯坦去世。
46 1956年,和李政道共同发表论文,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像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
11. 贝尔不等式横空出世,ERP思想实验变为可验证:
47 1964年,爱因斯坦的支持者,物理学家贝尔在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提出了隐变量验证方法。被称为贝尔不等式。如果隐藏变量不存在,那么纠缠状态下的粒子活动则不能用经典理论来解释。贝尔不等式是双缝干涉实验的进一步推广。构造两个各状态均相反的纠缠量子,让这两个量子分离得很遥远。然后用偏振来测量这两个量子的各状态的量子概率。两个量子的联合概率分布之和如果与用既定的数学概率计算的结果相符,则符合经典物理世界,隐变量可能存在。如果不符合,则说明量子只准守量子定律,不存在定域及隐变量。经典物理都遵循贝尔不等式。从此,EPR思想实验从哲学思辨变成可操作性的科学验证。贝尔的本意是要证明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是错的,爱因斯坦是对的。但后来的发展事与愿违。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