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黄鹤楼》,对仗并不工整,为何还被赞为唐人七律之冠?(3)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关于崔颢的《黄鹤楼》,史上也曾有过争论与褒贬,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是诗的首句之争,到底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其二是诗的对仗之疑,对仗不工整的《黄鹤楼》为何被推崇为“七律之袓”?

3/乘黄鹤还是乘黄白云?


崔颢的《黄鹤楼》,对仗并不工整,为何还被赞为唐人七律之冠?


《黄鹤楼》的首句“昔人已乘黄鹤去”,在许多诗选中,都是当作“昔人已乘白云去”的。持这种观点的有《全唐诗》、《唐诗正音》、《河岳英灵集》、《国秀集》等。《唐诗解》选录这首诗时,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首句应为“昔人已乘黄鹤去”,因而在诗第一句下加了注解说:“诸本作白云,非。”《唐诗解》以后的选本,如《唐诗别裁集》和《唐诗三百首》等,都遵从了《唐诗解》之说,一律改为“昔人已乘黄鹤去”,并沿用至今。
那么, 那么,《黄鹤楼》的首句究竟是“乘黄鹤去”,还是“乘白云去”呢?细细分析一下,发现两者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
先说“昔人已乘白云去”。也许有人会认为“乘白云”不合常理,但是,作为诗歌语言,我们是不能以常理度之的。
首先,在唐代诗人的诗作中 “乘白云”已是一句熟语。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中,就有“乘白云”之语:
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
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诗中的女几山,又名花果山,距宜阳县城50公里,距九朝古都洛阳90公里,是吴承恩《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创作原型。孙悟空善能腾云驾雾,所以,“乘白云”与女几山甚相契合。
南宋王灼在其所著的词曲评论笔记《碧鸡漫志》中亦有云:“忽乘白云去,空有秋风词,讥其无成也。”由此可以看出,古代诗人是常有此句法的。
其次,据《吴礼部诗话》中所开:“崔颢《黄鹤楼》诗题下自注云:‘黄鹤乃人名也。’”如果黄鹤是人名,那么,诗中的第一句只能用“乘白云”而不是“乘黄鹤”了,因为,黄鹤自己是不能“乘”自己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