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5)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怎样使用这本小书
最好一周有一个时间段固定下来,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也可以找一些涉及类似问题的绘本,把讨论的亮点记下来,使这本书真正成为自己的思考作品。
做“儿童哲学启蒙课”的初衷之一是鼓励家长和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形成讨论的习惯。这种讨论可以在各种场合进行:比如家长带孩子到户外活动,看完了电影,听完了音乐,读完了绘本,有了共同的经验,然后来探讨。或许可以翻到相关的问题,看看是否有了不同想法。
和孩子讨论时,可以尝试的几种小方法:
1. 过去是怎样
比如讨论“为什么有惩罚?”可以通过北京菜市口、欧洲断头台的历史去理解,过去是通过公共空间的施暴来产生威慑。到了当代,法律抛弃了酷刑,刑罚远离了大众视野,重要的不是“惩罚罪犯”,而是让公众知道罪犯已经受到了惩罚的事实。没有过去,我们就无法理解现在。
2. 原因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对事物的运动给出了“四种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比如我们考察一个东西为什么运动,可以讨论它是什么材料做的?它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属于这一类?它的动力或后面的推动者是什么?它的目的/目标指向哪里?刨根问底,究其来处。不断追问
它是怎么形成的,有时会把我们引向意料之外的新问题、新想法。
3. 词如何达意
没有学外语,语言仿佛是透明的。学了外语,会对母语有新的领悟。有时可以找找一个字或者词的来源,追溯到繁体字,甚至甲骨文。要么在中文和外文之间相互翻译一下,比如英文的“is”,可以是“有什么”,也可以是“是什么”。再比如,有时同时有几个词指同一个东西——有的
名字消失了,有的名字还在用。而如何用,其实透露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方式。举个例子:我们早晨看到的最亮的星星叫启明星,或者晨星;黄昏时看到的最亮的星星叫长庚星,或者暮星。而这两颗星其实指的是同一颗星——金星。所以,这几个词指的真的是一个东西吗?
4. 另外的可能性
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读绘本《森林里的小房子》,故事中一头好心的小鹿在小房子中容纳了躲避猎人的小兔子和狐狸,后来也帮助了饿坏了的猎人,最后大家放下猎杀本能,和平相处,皆大欢喜。但故事的讲述并未就此结束,我们一起设想了这个故事的残酷版。正因为有了残酷的可能,小鹿化解干戈的力量才令人动容,森林里的小房子才仿佛超越尘世的爱之家园。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