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之争对北宋灭亡产生了何种长远的影响?从《朋党论》谈起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宋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咎于朋党之争,这也是为什么历代传统史学家认为王安石是造成宋朝的灭亡的罪魁祸首。不过这种观点自然是一种狭隘的偏见,甚至就像有人说明朝的灭亡应该归咎于张居正,其无疑有甩锅的嫌疑。
欧阳修写过一篇大名鼎鼎的《朋党论》,他是这样看待朋党的: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认为“朋党”的形成是难以避免的,毕竟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志趣异同都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以前有个段子说七个人的寝室建了八个群,其实就是说人会因为观念、志趣以及性格的不同而组成不同的圈子。
朋党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圈子里进入了小人,所以欧阳修说“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分辨小人和君子,朋党也并不是那么可怕。
而审望宋朝的整个朋党之争,就会发现里面确实混入了小人,进而导致宋朝的朋党之争已经脱离了针对改革的争论,而是变成了打击政敌的意气之争,当然这也是因为新旧党争演变到后期已经脱离任何人的控制所导致的结果。
新旧党争,争的是什么?
宋朝的党争分为元佑党(旧党)和元丰党(新党),元佑党的代表人物有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人,新党以王安石为代表,有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吕惠卿、章惇、曾布这些人。王安石的变法从一开始就遭受保守派反应激烈的对抗,其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他实施变法的许多内容都触动了许多官员的利益,当然也有部分保守派官员认为新法的内容确实不适合推广,如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这些政策都动摇了官绅阶级的利益,而像保甲法、免疫法这些政策也损害了下层人民的利益。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