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北丨人物篇(上)千古风流(7)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也正是基于荀子对“法”的重视,他的两个入室弟子韩非和李斯,分别成为先秦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和秦国法治的实践者。
除了融汇法家思想,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中还曾说,荀子“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
“战国到西汉前期,‘儒分为八’,孔子学说分裂。在这种情况下,荀子不仅继承和创新了孔子仁政思想,而且批判性地总结了先秦诸子思想,使儒学与时俱进,成为更符合封建社会向前发展的荀子学说。”张润泽表示。
众所周知,作为我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最初在齐鲁大地孕育。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儒学发展在后世曾经历几次大的危机与复兴。而河北恰恰在儒学复兴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荀子只是其中之一。
汉武帝即位之初,下诏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一时间,众贤良齐聚长安,应诏对策。
对策,是指皇帝下诏提出问题,被问之人以作文章的形式回答。
汉武帝先后下了三次提问的诏书,每篇诏书都提出了一大串问题。不言而喻,他急于通过策问,找到一个可靠的未来的治国方针。
一位来自广川(今衡水景县广川)博士的对策,令汉武帝这位“阅卷人”眼前一亮。
这位博士,就是董仲舒。
董仲舒对诏书的回答,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天人三策》。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的很多思想被汉武帝所采纳,帮助汉武帝完成了治国思想的确立。
今天我们提到董仲舒,首先会想到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他的“大一统”思想以及“三纲五常”中蕴含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精髓,无论对加强西汉中央集权还是对当下的社会治理,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成为儒学发展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秦朝先有焚书之举,后又坑儒之祸,再有‘挟书令’苛政。三者齐下,儒学遭遇灭顶之祸。汉初信奉黄老之学,隐于民间的儒学星火毫无地位。”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常务理事董书尧介绍,董仲舒使儒家由民间学说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奠定了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干地位,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走向。
因此,董仲舒被誉为中国儒学复兴第一人。
“儒学从曲阜出发,在燕赵大地复兴。这样说,一点不为过。”在衡水学院董子学院教授曹迎春看来,燕赵之所以能在儒学复兴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绝非偶然。
“儒学复兴,一定是创新性转化发展的结果。”曹迎春解释,燕赵之地纵跨中原华夏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两个文化圈,两种不同文明的冲突和碰撞,交融与互摄,奠定了极具开放进取意识和兼容并包精神的文化性格,为儒学创新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