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中访醉翁(8)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欧阳修对这块石头喜爱有加,他依据石头的发现地将其命名为“菱溪石”,并为此石外形如此奇特却被遗弃而感到可惜,于是“以三牛曳置幽谷”,接着又找到了那块较小的,并将它们“立于(丰乐)亭之南北”,作为滁州百姓逢年过节来琅琊山游玩时观赏的景物。
如今,菱溪石依然立于琅琊山中吸引着前来游山之人驻足观赏。而除了观赏价值,这块“不凡”的石头带来的,还有不凡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菱溪石是有确切记载和实证的唐晚期园林遗石,是宋元之前,赏石文献与实物相佐证的最佳实例,也是赏石文化史上重要的遗存,填补了赏石史的一项空白。”中国观赏石一级鉴评师周军对菱溪石如此评价道。
周军说,菱溪石堪称“天下第一文人石”。它由欧阳修命名,其历史渊源由欧阳修挖掘考证,后又由欧阳修对其进行保护。全国范围内的古石、名石众多,而由著名文人命名、考证、保护的石头就只有菱溪石。欧阳修为菱溪石特地作了著名散文《菱溪石记》和诗《菱溪大石》以记之。同代诗人苏舜钦也为菱溪石写下了诗《和菱溪石歌》作为回应。被誉为“宋四家”之一的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也作有诗《菱溪石》。目前在中国,如这般有多位著名文人为其创作诗文,并历经千年依然留存于原地的奇石,也只有这块菱溪石。
周军说,赏石艺术往往是一项“孤独”的活动。“赏石者凭借自身的人文积淀、人文素养以及艺术视野,用他们独到的眼光选择契合他们心灵的石头,然后进行架座设计、命名、赋诗、赏析。石头便也成了天地宇宙的代言,心象物志的表达,人石互融,物我两忘。”周军解释说,中国传统赏石活动大多是“独乐乐”,偏于“道家”崇尚的“独”,但欧阳修则不然,他喜得菱溪石后并没有将其占为私有,闭门独自欣赏,而是将其放置于公共场合,“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菱溪石记》)。此为典型的“众乐乐”,体现的是儒家强调的“众”的思想,而这一点也使得菱溪石在中国赏石文化史中与众不同。
在《菱溪石记》的最后,欧阳修将他对菱溪石的所思所悟明明白白地表达了出来,“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菱溪石记》)。
欧阳修见微知著,透过一块石头感叹世事无常,当富贵逝去,曾经拥有的便也无法保留。他也警戒富贵者,面对世间美好之物,不要竭尽心思设法独占,应与民众分享,那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而欧阳修的“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也经此再次展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