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剑明:高压共轨是皇冠上的明珠(11)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跟我们取消合作后,无油厂跟博世合资,其中博世占2/3,威孚占1/3。这个合资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后来以何部长为首的几位老部长联名上书,大意是,国内龙头企业被国外跨国公司收购、控股影响到国家安全,必须经过中央批准。联名书拿到政治局常委会上讨论,一些合资项目就此刹车,比如徐工集团。
两次重大机遇
从2005年开始,我们用十年时间来突破高压共轨系统工艺加工问题。
无油厂跟博世合资后,无油所电控共轨项目组成员有二三十人被挖走,但挖走的毕竟是少数,核心骨干基本还在。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发动机、燃油系统人才无锡很多,这也是博世选择无锡建厂的重要原因。
如何突破工艺精加工技术?首先,我们邀请一些国内外专家担任顾问,比如徐性初,每隔一段时间,他会到无锡来检查工艺方向对不对。
其次,自己培养人才。相对来说,中国制造业对工艺加工人才不如设计人才重视。我们聚集了方方面面的加工工艺人才,从重设计、轻工艺,变成两条腿同时走路。原来是一条腿硬,一条腿软,走路摇摇晃晃,现在两边都必须硬,而且还更重视工艺加工。
第三,工艺和设计形成联合机制,这非常重要。设计人员老站在自己角度,提出设计性能最优,但并非最具竞争力的方案。我们要求工艺人员和设计人员必须共同完成目标,工艺是突破口,工艺突破后,设计就要满足工艺要求。工艺做不出来,就不要去设计。
设备是瓶颈之一。我们联合国内机床厂和装备企业,一起研究工艺。以前我们跟机床厂不打交道,不但不打,还老给他们压任务,机床厂解决不了,就让他们买进口设备。其实进口只是解决手段,不是解决方法,而工艺就是方法。购买了设备,是不是找个工人师傅就能把产品做出来?显然不是。还要有工艺,有工艺技术人员用进口设备攻关,才可能变成产品。
在徐性初指导下,我们开始买设备。但不是进口大批量生产线,而是勒紧裤腰带,把所有积蓄砸进去,进口一些关键工艺设备。再由高级技师手工操作高档设备,用一把一把大牛刀,杀一个一个小鸡,把一个一个工艺做出来。工艺突破后,我们在行业里慢慢有了些名声。
到了2009年,电控共轨系统制造中难度最高的偶件配珩、凹端面超精密加工、表面涂层、预应力强化、量孔精密加工等技术壁垒均被攻克。无油所电控共轨系统产品,在公交车、卡车和发动机领域得到充分验证。而无锡公交车装上自主研发的高压共轨系统运行,甚至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的头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