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状元张謇:乱世成就“30年开路先锋”,凭什么?(3)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1895年4月17日,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允许日本人来中国开设工厂。当时,晚清重臣、洋务派代表之一张之洞正署理两江,张謇和他进行过多次交流,他们一致认为,“富国强民之根本在于工”。张之洞更主张,中国人必须赶在日本人前面先行建厂才行,张謇正是其属意的筹办人选。
那时,“商”处于四民之末、百业之尾,士大夫经商意味着贬损身份,风险巨大。更何况张謇出身寒门,没有办厂的资本,所以他最初并没有答应。但经过连续几天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张謇终于下定决心,“吾为中国大计而贬,不为个人私利而贬”、“责在我辈,屈己下人之谓何?”自此,一代状元弃官从商,正式“下海”,开启实业救国之路。
艰难起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张謇的心理建设果然应验。
1895年12月,张謇正式接受张之洞的委任,着手筹办纱厂。最初他计划采用“官招商办”的模式,在数月奔走后,共召集到6个股东。随后他们将厂址选定为南通城外西北部唐家闸,张謇根据《周易·系辞》所载“天地之大德曰生”,给纱厂取名“大生”,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天地间最大的政治是国计民生。
但接下来招募资金的过程极不顺遂。即便张謇后来被迫改“官招商办”为“官商合办”,接受了官方搁置在上海的一批锈蚀官机和锅炉引擎,但此后的4年多时间里,历经多次招股,大生依然没能取得预期资金。
在此期间,张謇于南京、上海等地往复奔走,多方求援,遍尝人情冷暖,看够了士绅巨富的脸色,“闻谤不敢辩,受辱不敢怒。”弹尽粮绝之时,为赚取旅费,他甚至在上海四马路卖过字;一筹莫展之际,他也曾跑到黄浦江边对天长叹。
最终,早期股东垫付了部分股金,大生才着手建厂。而为尽大可能的募集资金,大生来者不拒,最小的一笔资金仅37两,甚至连半股都不够。但即便这样,直到1899年,大生纱厂实收资本总计也不足20万两,而买地、建厂以及支付官利等便已用去19万两还多。及至纱厂试车时,取笑声依然不绝于耳:“纱厂烟囱高,何时才冒烟?机器虽然响,何时纺出纱?”走投无路之际,张謇甚至想把纱厂租出去,但因对方一再压价,最终也没谈成。
撑到1899年4月,张謇接受股东建议,破釜沉舟,强行投产,筹划直接用销售棉纱的收入来购买原料,以维持纱厂运转。这一次,幸运之神终于降临了。因为大生纱厂所使用的棉花是本土棉花和美棉杂交后的新品种,克服了本土棉花绒短的缺点,纺出的布更为保暖,质量上乘,且当时棉纱行情看好,所以大生的产品一经上市便广受欢迎,利润丰厚。这样一来,销售收入不但可以维持纱厂正常运转,而且还略有结余。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