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丽:“日记百年万口传”——李慈铭的交游和阅读(12)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第三个方面是,之前有学者从阅读史的角度研究日记,讨论这些人读过哪些书,他为什么要读,他和当时人的读书观念有什么不同。我觉得在张老师整理完读书记后,我们可以从阅读史的角度对李慈铭日记再做挖掘,关注李慈铭读过什么书,为什么读,然后评价是什么。
石祥(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员)
首先我对日记的感觉是,它是非常重要的史料来源。跟它类似的物品有两个,一个是书札,另外一个跟版本学联系比较多,即写在古籍上的藏书题跋。
书札和题跋的情况跟日记相似。一种是作者在写的时候,不是太有兴趣,也不想示人。书信可能还有一个固定的收信人,而有时候写完的题跋,真的没有给人看的打算。另一种是有些书信和题跋,就是专门示人的。如一些作者在写完论学书札后,会马上找个刻工把它迅速弄出来,然后分发出去,这是常有的情况。至于题跋,古人有的时候喜欢晒书,或者找几个朋友来赏玩,那大家不免会看到书上的题跋,这也是一种传播形式。当然,可能其中有些内容是真话,有些是假话。我个人感触比较深的还有另一种题跋,就是请版本学专家或权威人物来执笔。背后目的很明显,或是为了增彩,或是为了营利等等。在书写的时候,他们大概对此也是心照不宣的。所以在利用史料时,如何去处理这么多种不同的情况,非常关键。
我的另外一个感受是,在厘清作者的意图外,对内容本身的梳理也很困难。比如李慈铭在日记中会提到看了什么书,又记过哪些书名。但那时候写日记、题跋或者写信,不像现在做古籍编目那样,遵循卷端、正题名之类的规范。大概写信只要对方能看懂,题跋只要自己能明白就行了。至于写日记,就更不用说了。
刚才好几位老师都讲到了阅读史方面的东西。因为我个人做版本学,就会去思考可以从日记中看出书的哪些特征或者版本信息,比如这段文字讲了哪些版本上的特征,可以供我们去判断。另外,有些书未必是当时写的,可能是前人的著作,最近被重新刻出,在朋友圈中流传。这样的记载对我们去了解各个版本的情况和流传速度,都是很有利的。
实际上,日记也是一个很好的校准工具。像我们有时候做编目,要写清道光三年某某刻本,好像它就是一个固定的、不变的成书时间。那我们去看日记会发现,三年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节点而已,因为前后拖了很久,或者标注的时间跟实际的时间有偏差。我以前看缪荃孙日记也有这样的感触。所以日记能够让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当中去,让我们重新看到这些鲜活的细节。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