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2)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孔子知道在无“道”的时代宣“道”的可能性已经在一次次的追寻、期待和失望中逐渐削减,他无可避免地开始犹豫、矛盾、怀疑。此时他的落差感除了来自于外界的压力,更多的是对自我的怀疑。在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下,心里的矛盾从来都是不可避免的。孔子问三个徒弟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的问题时,颜回认为“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可见颜渊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以为个人的价值实现已是山巅,但孔子要追寻的是要将个人价值转变为社会价值,这也是他流浪的最终目标。因此,孔子自我怀疑来自于他对理想和现实差距的清楚认知,而这份心如明镜使他在这场流浪中却成为了一位孤家寡人。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二、君子的挣扎
虽然楔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最后的二十年,大抵可以用“挫败”,“流离”,“焦虑”,“伤怀”这几个字眼来注记,但作者又一直在强调孔子是一位流浪的君子。什么是君子?“君子”一词原为对贵族的通称,自孔子始才赋予其道德含义,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者的称谓。虽然孔子也是一介凡夫俗子,不可能拥有完美人格,但他从没停下追求理想人格的脚步。人最理想的行为模式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将个体的自我人格融合到社会整体人格之中,不断追求全面发展,这种人格正是孔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正因孔子从不是什么理想主义者,外界的不理解和自我的矛盾激发了君子的“挣扎”,他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时的自我怀疑和固执的坚持便是他对他的时代最有力的抗争。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