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高能!能源互联网断代史(6)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在威斯汀豪森看来,所有人都在为公司服务,都是公司体系的一部分,就连他自己也是。所以,他不在意自己的声名,在意的是公司是否能高效率的运作,管理是否得当,每个人能否最有效的发挥自己的才智。每个人都为公司效忠,公司也要向每个员工负责。公司的成功,不在于个人成绩,而在于公司品牌的成功。这就是现代技术公司的研发和生产模式的样板。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形成了梯极的管理、负责和晋升机制,把权力层层分级分部门下放,通过数据化管理,来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释放潜能。特斯拉也是在此找到了跟爱迪生的公司完全不同的平台,最终青史留名。
整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企业的商业模式,在类似这样一次次的对抗中,完成了从创业者模式主导向管理者模式主导的现代化转变。工业时代的任何一个企业,在成长壮大的同时,都必须完成这个从打造产品到打造生态环境的转变。现代企业,就算是一个以普通人的消费品为中心的产品制造商,也不可能只以好产品独善其身了。现代市场把金融、生产、文化、时尚与消费紧密的捆绑在一起了。一个现代大企业,必须要能解决好一个复杂的融资、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这都需要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
这个以管理为中心的模式,直到二战后的60-70年代,才开始呈现出败相。(特别有象征意义的,或许是福特出身的管理天才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S. McNamara)担任国防国长时,美国开始陷入越战泥潭。)
以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在商业开发上,远比创业型企业保守。它们更强调稳定的运营,稳定的回报。这就让企业更倾向于挖掘自身程序上的潜力,消除冗余,以提升利润空间。在产品开发上,它们更喜欢于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快速的小更新,以延长既有专利,维持技术优势。而在突破性新技术上,更愿意通过购并新锐创业小公司,或选择跟风生产这样相对安全的模式。
从本质上,这就是在创造性与效率上的一种妥协。当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技术不停的突飞猛进时,高效的公司以其稳健性,更容易在这场战斗中胜出。但是当对效率的无休止追求变成对个性的过度压抑时,所谓的管理就开始成为羁绊了。
所以80年代开始的信息产业革命里,业界就看到了投资人、管理者与天才工程师之间,开始一轮新的再平衡。他们试图在创业型科技公司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完成这种向现代管理体系的转型:当让员工感到公司依然保有充满朝气的企业文化,在向公司注入资金指引其发展方向时,又不想过多拿去创业者对公司的控制,希望保持这些明星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和创新精神,不让公司过早失去其创造力。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