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尝试基因太空之旅|《三体》:“小时代”里的“宏大史诗”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10月29日早晨,我国的一个小卫星搭载了4份人类基因样本进入太空,旨在探索与宣传地球物种基因资源保护,其中一份由《三体》作者,科幻作家刘慈欣捐献。2015年,《三体》系列第一部获得世界科幻界最高奖项——雨果奖。自此,“三体热”便在国内的文学界与研究界持续升温。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出自2016年“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论文集。本文认为刘慈欣的《三体》,通过构筑了一个“不可能”的“想象世界”,并以潜藏于其中的思想层面上的“整体性”,凝聚起了一种“史诗性的宏大叙事”,重新召唤并确认了体验时间、反思价值的终极可能,从而以强烈介入现实的思想性,在“中国当代文学无思想”的批评声中,在当下四散分离的社会语境中,发出了“整体性”的强有力的呼唤。
“整体性”的缺失与呼唤
——论《三体》之于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
文/ 杨宸 罗岗
1. “整体性”的追求
2006年,就在刘慈欣开始于《科幻世界》上连载《三体1》[1]的同时,社会上发生了一场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性的争论。在《南都周刊》登出的《思想界炮轰文学界——当代中国文学脱离现实、缺乏思想?》一文中,多名学者集体“开炮”,直斥中国当代的文学创作“缺乏思想”,他们认为在当前的文学创作中“看不到对当下中国人生存境遇的思考,看不到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更看不到对终极价值的思考”,而这种思想的匮乏“根本还在于文学失去了现实生活的源泉”[2],在这种情况下,作家向商业利益靠拢,文学脱离大众成为了“小圈子游戏”。
虽然“思想界”的言论确实过于偏激,而针对这一批评,许多作家和批评家也站在“文学现场”进行了强烈而有力的反驳[3],但不可否认,被“思想界”批评的“中国当代文学”在2000年之后的确逐步地“老龄化、圈子化、边缘化”[4],其“所创造的文学形象、情节和故事中,也几乎没有被公众视为对世态人心的精彩呈现,而得到广泛摘引、借用和改写的”[5],这也就难怪许多曾激烈反驳“思想界”的批评家在几年后又纷纷指出当代文学缺乏思想深度、需要思想的回归。[6]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