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的他,留下一部举世惊艳的奇书(4)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是殆有命。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愿亦足矣!”
蒲松龄笔下的叶生,死后还令别人用自己的文章中举,以此向天下人证明自己半生沦落,并非文章不好,而是命运不济,这不正也是蒲松龄本人半是悲哀、半是不服气的心态吗?

名落孙山的他,留下一部举世惊艳的奇书


▲蒲松龄雕像 图源:图虫创意
03
如果说蒲松龄觉得自己半生沦落是由于命运不济,那么,他的好朋友张历友会摇摇头反驳说:“咫尺聊斋人不见,蹉跎老大负平生。”
翻译成今天的意思就是,蒲松龄你考不上好大学,一定是过度沉迷网络小说的结果。
《聊斋志异》倒还真有点像现代的网络小说或地摊小本本。张历友也没说错,蒲松龄确实是“喜人谈鬼”,“雅爱搜神”,并且从小就喜欢。他自言:“余少时,最爱《游侠传》,五夜挑灯,恒以一斗酒佐读。”
晚清人邹弢在《三借庐笔谈》中八卦说,蒲松龄为了搜集那些奇异的故事,经常在路边支个茶摊,免费给过路的行人提供茶水,请他们停下来喝杯茶,顺便给他讲个故事,提供创作素材。而他青少年时代所耳闻的奇怪的真人真事,后来都成为了他的创作素材。
譬如,蒲松龄四岁时,淄川县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对兄弟怕父亲续娶的妻子再生儿子来与他们竞争家产,所以兄弟俩趁着他父亲熟睡的时候,阉割了他。蒲松龄后来就把这件笑谈写进了《聊斋志异·单父宰》中。
但蒲松龄所处的时代,小说创作并未被当作一项正经的事业来看待,他首先要面临的是来自好友不理解的目光。
早在康熙三年(1664),蒲松龄24岁时,张历友就曾写诗以晋代的张华比喻蒲松龄:“司空博物本风流,涪水神刀不可求”。意思是,蒲松龄像张华写《博物志》那样收集写作虚无缥缈的故事,那对人生事业并无补益。张历友这是在劝说蒲松龄要分得清人生的主次,放弃写那些狐鬼故事,“此后还期俱努力,聊斋且莫竟谈空”,要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到举业上去。
蒲松龄把《聊斋志异》的序言拿给李希梅看时,李希梅称赞归称赞,也依旧是规劝他先好好谋求功名,只有做了官以后,文章才会为人所看重。《聊斋志异》嘛,可以留待60岁以后再写啦。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