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崂山地处偏远默默无闻,是如何火起来的?如何让它更火呢(4)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据说唐玄宗看到李白的这首诗之后,才决定派人去崂山炼药,并给崂山改名为辅唐山。

原本崂山地处偏远默默无闻,是如何火起来的?如何让它更火呢


李白:我就是这么牛掰
李白到底来没来过崂山,这个有很大争论,但李白这首诗却大大提高了崂山的知名度,原因很简单,他是当时的意见领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KOL,写的东西看的人多,影响力自然就大。
唐之后,在文人士大夫的层面上,崂山也越来越有名气,北宋苏东坡在《盖公堂记》一文中写道:“胶西属之牢山,其中多隐君子,可闻而不可见,可见而不可致。”

原本崂山地处偏远默默无闻,是如何火起来的?如何让它更火呢


苏轼来过山东做官,但不知为何,喜欢游山玩水的他没来崂山游玩
另一方面,崂山在道教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到了元朝,崂山已经成为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全真教的第二丛林。
但大多数普通人对崂山依然知之甚少,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清朝。
崂山真正让世人皆知的功劳,要记在蒲松龄的名下。
一部聊斋 终于让崂山火了
蒲松龄早年屡试不第,但自小就热衷于各种民间传说,他22岁开始收集各种志怪故事,到40岁时,整理出《聊斋志异》的书稿,并断断续续增补其他故事内容,一共创作了40年之久。
蒲松龄的《聊斋》,一经问世,就风行天下,先是各种抄本层出不穷,后来出了刻本,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官绅平民争相阅读,成为了畅销书,甚至在清代就已经有各国译本,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因此《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