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香气浓郁惹人爱,你知道古人为何称它为“荏苒”吗?(2)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图片:生长的紫苏资料截图
2、含义上的转变
看到这里,估计有很多小伙伴心中要有疑问了,既然古人对这些植物都有自己的称呼,为什么后来还要改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其实不然,虽然古人一直把苏称之为“荏”,但称呼不管怎么变,意思都是同一个意思,只不过名字挺起来比较高大上罢了,并没有本质意义上的改变。
举个比较通俗点的例子吧,就像我们现代社会,土豆有时候会说成马铃薯,西红柿有时候会说成番茄,地瓜有时候会说成番薯等等,苏和荏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荏”这个字除了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使用之外,其他时候古人使用的频率很低,至于最早是如何衍生出来的,原本又是指代什么,有什么样的含义等等这些问题,很抱歉,大慧都没有在古籍中找到确切答案。
唯一一点意外的是,在先秦时代豆类被称之为“菽”,有时候也称之为“荏菽”,算是除了苏之外,“荏”字再次被应用在了其他种类的植物上。偶尔古人写作会用到“荏”字,释义我看了下,基本是作为形容词来使用的,意思类似于软弱,不是什么太积极向上的含义。
图片:其他种类的植物剧照
二、植物上的“智慧”
1、转变有理可依
至于说“荏”和“苏”之间的转变关系,在汉代学者杨雄的《方言》和晋代学者郭璞的大作《尔雅注解》中都有讲到,他们的意见大体是一致的,认为这种转变并非是文化的变化和转移,也没有受到官方正式的肯定,都是源自于各地民间不同的方言影响,久而久之形成的变化。
换言之,这种转变最初就是因为不同方言的发音不同而造成的,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荏”就是“苏”,“苏”就是“荏”,咱们中国地大物博,语言种类更是丰富多变,各地的叫法不同也就让这种植物的名称出现了差异性。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我们提到古人最早写作“荏染”,其实也不是写错了或者故意为之,可以理解为这也是紫苏的另一种“正式”称呼,甚至还流行过一段时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