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青春》:一种愤怒情绪的青春态(3)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休伯特的情绪复杂度高于前二者。他上过学,当过海军,自己做生意,贩毒吸毒,承担养家重担,他的情绪调节能力强于两个伙伴。他在最后掏枪对准警察之前,情绪强度都低于两个伙伴。他的情绪包含愤怒,但更多是痛苦,是一种长期压力形成的“心境”(心理学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和应激)。影片多次用近景或特写呈现休伯特沉默的样子,尤其是在家分割毒品和吸毒的细节,在MV式的艺术处理中,以迷醉化解痛苦的状态弥散着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怒火青春》:一种愤怒情绪的青春态


电影《怒火青春》剧照
●休伯特和文兹的情绪状态形成鲜明的互补呼应。文兹在次日6点交出手枪前的情绪是“我反抗”,愤怒情绪是反抗的心理工具。而交出手枪时,有一点“我承受”的情绪转向,强度降低。休伯特的情绪变化正好倒过来。最后他在文兹被杀的刺激下,产生了鲜明的应激反应,他变成了“我反抗”。文兹持续24小时的情绪状态属于“激情”,是爆发式的、猛烈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而休伯特的最后变化则是“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的异常情况下产生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呼应变化,在影片最后爆发出令人震撼的情绪感染力,也会让观众产生“应激”情绪反应,并表现为心率、呼吸、血压等生理特征的变化,或者面部、姿态、言语上的各类心理学表情变化,比如目瞪口呆、言语唏嘘。
●三人情绪的青春特征。除了前述的性话题处理,三人的情绪表情都带着这个年纪和身份的特征,比如连篇的脏话粗话,语速较快,音调激昂,一次理发被文兹和赛义德搞得像吵架一样,或者像二人RAP,但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对话方式,是他们的青春躁动模式。偷车后不会开车的情况让大家牛皮吹破、颜面扫地。真正拿枪对着警察脑袋时,文兹终究没有勇气和胆量开枪。这些反映了青春的幼稚和阶层的无力,情绪易冲动,而在激情情绪状态下,更易发生“意识狭窄现象”(心理学现象,即智商下线,行为失控)。

《怒火青春》:一种愤怒情绪的青春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