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被杀非因治水无功,而是因为反对尧舜禅让(2)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2.鲧治水取得了很大成功。鲧作出了长达9年的艰苦努力,他的治水工作是否真的“九载绩用弗成”呢?恰恰相反,鲧治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屈原称赞禹“续初继业”,“纂就前绪遂成考功”,《国语》说禹能“修鲧之功”。也就是说禹继承了鲧治水的事业,是在鲧治水事业的基础上取得成功的。换句话说,鲧作为禹治水事业的先驱,他的治水工作为禹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鲧的治水工程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呢?屈原歌颂他“顺欲成功”。也就是说,鲧治理洪水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眼看就要驯服横流不羁的洪水,大功告成了。即将大功告成,这就是鲧治水的业绩所在。既然鲧治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怎么可能因治水的事被尧舜所杀呢?
3.鲧变东夷时并未被杀。《史记·五帝本纪》云:“四岳举鲧治洪水,……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舜归而言于帝,请……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殛的意思是杀,鲧是黄帝族部落首领,杀死鲧来改变东夷之俗,解释不通。联系前文及《左传·文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即鲧)、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正如柳宗元《天对》所云:“鲧盗湮息壤,招帝震怒。赋刑在下,投弃于羽。”亦如苏轼所言:“四族之诛,皆非诛死,亦不废弃,但迁之远方,为要荒之君长尔。”我以为“極鲧于羽山”应理解为尧舜发现鲧“治水无状”,就把鲧流放到羽山,让其变革同化夷族社会、御魅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囚素,但后来又杀死了他。换言之,尧舜发现鲧治水无状之时,并没有立即杀掉他,只是把他流放到了东夷地区。鲧已受到尧舜的惩罚,若没有其它方面的原因,怎么可能在其被流放东夷数年后再因治水的事被尧舜旧事重提,法外施法、诛上加诛呢?
4.鲧并非因治水而获罪。屈原曾在《天问》里再三为鲧鸣冤叫屈:“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此问有两种解释,一释鲧被杀长期沉冤羽山,为什么不陈尸彰其罪?按此解释则屈原认为鲧是无罪而被杀;另一释施通“驰”,即鲧被流放羽山,为什么长期不开释?责问尧帝不该长期囚禁有功无罪的鲧。“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不行之?”如果说鲧不胜任治水工作,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推举他?大家都说(让鲧治水)不必担心,为什么不自始至终地考察他,让他把治水的工作干到底?“顺欲成功帝何刑焉?”鲧治水即将成功,尧为什么要在这时候降罪于他?从屈原的诘问中可以看出,不是鲧没有治水的本领,也不是鲧治水无功而遭尧舜的降罪,而是因为尧舜的降罪,才使得鲧的治水事业半途而废、功败垂成的。春秋时臼季曰:“舜之罪也殛鲧”,直指殛鲧是舜犯下的滔天大罪。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