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上知天文”?(3)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张衡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任太史令后,他更加勤奋地“研核阴阳”,终于“妙尽璇玑之正”。元初四年(公元117年),一件成就空前的铜铸浑天仪,被张衡造了出来。浑天仪主体是几层均可运转的圆圈,最外层周长一丈四尺六寸。各层分别刻着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还有“中”“外”星辰和日、月、五纬等等天象。仪上附着两个漏壶,壶底有孔,滴水推动圆圈,圆圈按着刻度慢慢转动。于是乎各种天文现象便赫然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件仪器被安放在灵台大殿的密室之中。夜里,室内人员把某时某刻出现的天象及时报告给灵台上的观天人员,结果是仪器与天上所现完全相符。
在此仪诞生的前一年,张衡先用竹篾制成一个模型,名曰“小浑”,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校正,然后才铸作大仪。浑天仪是张衡血汗的结晶。他接着写了《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本说明书,又撰成《灵宪》一部,绘制《灵宪图》一份。
通过浑天仪的走向,专业人员很轻易地就能了解日月星辰的轨迹,并进一步总结其规律。而在留下的浑天仪记载中,今天的我们仍可以想象这架天文仪器的极尽奢华,金铜材质的浑天仪上神龙、仙人满布,这象征了天文的神秘与探究天文的庄重。在这阴阳日月星辰天人交汇在一起的器械中,人们能够体会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对遥遥不可及的未知的好奇,古人在天文领域所运用的理论、使用的器材与现代先进的天文科技相比都不能同日而语,但是,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用想象与推理得来的一些结论在当下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从古至今一直没有间断过,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