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电影版图中重新定位俄罗斯(2)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可以说,这时期苏联的蒙太奇学派与法国的印象派运动、德国的表现主义运动一起,推动着电影艺术的进化,也推动着观众们电影观念的变化——或许电影不只是一种娱乐产品,它也可以是一种艺术,在优秀作品出现之后承载更严肃的文化属性。
但是,随后到来的战争,让电影在更大的目标面前显得不再那么重要。直到1950年代,苏俄电影人终于迎来了转机。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格利高利·丘赫莱依导演的《士兵之歌》便诞生于这一时期,影片深刻地描摹了二战时期苏联通讯兵阿廖沙的内心情感,将爱国主义主题与对于人性的描摹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与此前的战争影片全然不同的样貌。
真正的“黄金时期”发生在1960年代。在这一时期,俄罗斯国立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创作者,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安德烈·塔科夫斯基。他对崇尚剪辑的蒙太奇学派进行了批判,并以漫长的、灌注着哲思的长镜头创作,贯彻了自己的理念。他的《飞向太空》《潜行者》等影片,已然成为了1960到1980年代艺术作品的重要代表。他在长镜头与远景镜头中繁复与多样化的调度技巧,与同时期的安东尼奥尼、安哲罗普洛斯等人一起,建构了现代主义电影风格的一种样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北京俄罗斯影展中放映的《邮差的白夜》,正是出自塔可夫斯基同期的创作者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之手,而他也曾在《安德烈·卢布廖夫》等影片中与塔可夫斯基密切合作。正因如此,《邮差的白夜》中那克制、静谧与诗意的风格,总让人有种恍如隔世、回到过去之感。
当代俄罗斯电影的类型方向
纵观跌宕起伏的俄罗斯影史,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剪辑的痴迷,也能感受到对于长镜头调度的精雕细琢。爱森斯坦用凛冽的影像,宣告着他那“把镜头放在那儿到底有什么意义”的理念;而塔可夫斯基则用通过画框内微妙的变化与元素的调整,建构出影响无数导演的长镜头风格。或许正是因为对于不同技巧的研究与思索,俄罗斯影人才能创造出更全面也更极致的电影美学。
在新时期的电影产业调整中,俄罗斯一边继承着属于过去的、宝贵的影像财富,一边探索着自己在世界电影版图上的新定位。或许俄罗斯电影已不再是过去那般推动电影艺术发展的旗手,但无论是在商业电影市场还是艺术电影节系统中,我们都仍能听到属于俄罗斯的独特声音,这声音中潜藏着属于过去的深厚底蕴。
在商业电影层面,俄罗斯发展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类型。与泰国电影的动作类型、恐怖类型以及印度电影的歌舞类型一样,俄罗斯电影中的魔幻类型、战争类型渐渐触及了世界各地的市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