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电影版图中重新定位俄罗斯(4)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在此次俄罗斯影展中,亚历山大·柯特导演的《测试》便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承继着这一传统。除了结尾之外,这部没有任何对白的影片,呈现了美丽的草原风光与静谧的乡野生活。但最终的搜查与核爆毁灭了一切。它讲述的1947年的一场“试验”,一颗试验性的原子弹让当地八百多名村民遭遇了致命的辐射。这部影片就如同当时那些俄罗斯人的生命一样,原先绵延流淌的章节,终结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句点。
深沉的俄罗斯电影史,恰恰对应的是厚重的俄罗斯史。同时,创作者也通过另一种方式承继着俄罗斯影史中对于电影形式的思辨与雕琢。他们不仅在思考影像所表达的内容,也在思考影像本身的组织方式——就像1920年代探索蒙太奇的爱森斯坦,或是1960年代探索长镜头的塔可夫斯基一样。
2018年获得戛纳金棕榈提名的俄罗斯影片《盛夏》,讲述了1980年代的列宁格勒摇滚乐手维克多·崔的故事。这部作品不仅呈现了质感柔和的黑白影像,还用恰到好处的时刻,用点滴的彩色冲破了这些影像——这是创作者在利用不同的影像形态,为观众呈现最直观的感官冲击。对于这些俄罗斯创作者来说,影像可谓是近乎黑白的历史世界中,一种能够触及彩色的方式。
在这个娱乐化的、“何必太认真”的后现代主义世界里,像这些俄罗斯影人一样保持严肃是需要勇气的。即便收到刻板、乏味、陈腐的评价,他们仍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事物。这些事物代表着俄罗斯厚重的历史经验与文化底蕴,也代表着历代俄罗斯人的创作结晶。
这结晶不仅包括电影传统,也包括文学传统,以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普希金等人为代表的俄国文学大师,同样滋养着影人们的创作。此次放映的《黑桃皇后》,正是源于普希金的原著文本。在俄罗斯影史不同时期的创作者,也都不断地从这些作家那里汲取文学的养分。无论是商业化的产品还是艺术性的探索,都是从这些经验、底蕴与结晶中生发出来的。正因如此,亮相此次影展的《圣彼得堡,我爱你》与《巴黎,我爱你》和《纽约,我爱你》似乎给观众一种完全不同的观感,它少了几分轻盈,多了几分冷静、审慎与沉重。
与此同时,新一代的影人也在不断地寻求突破,寻找更当代的话题、更细腻的切口、更独到的视角、更能与国际性的观众产生交集的方式。新时代国别电影的魅力,不仅在于准确与独特的定位,也在于与广泛的影像场域、受众场域的交流路径。从这个角度来说,俄罗斯创作者讲求宏观视角、探索严肃议题、重视历史分析、强调风格形式的国别电影路径,既有坚实的传统根源,也在积极探索未来的方向。
(作者为影评人)
来源:文汇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