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交融,取法各有神妙:清代书法选萃(3)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碑帖交融,取法各有神妙:清代书法选萃


杨沂孙 《行书郑斋》
沈树镛比赵之谦大三岁,是赵之谦的好友兼重要的赞助人,两人一起合撰《补寰宇访碑录》。同治元年(1862),赵之谦来到京师,与沈树镛结为莫逆之交。同治二年(1863),买到郑道昭等诸刻石,“奇赏疑析,晨夕无间”,眼界大开,学知大进。也是在此时,赵之谦为沈树镛刻了“郑斋”、“郑斋金文”、“郑斋金石”、“郑斋所藏”等印。在“郑斋金石”边款曰:“北朝书无过郑僖伯,均初既得云峰、大基两山刻石全拓,乃以郑明斋,属余题额,并刻是印,同治二年十月,碑盫记”。据此可知沈树镛号“郑斋”的来历。
目前已知有三位金石大家为沈树镛书写过“郑斋”,即赵之谦、吴熙载、杨沂孙,此次拍卖汇集了吴熙载、杨沂孙两家,堪称难得。吴熙载(1799-1870),以字行,改字让之,号让翁,江苏仪征人。精篆刻,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让之比沈树镛年长三十余岁,属于长辈,同治二年(1863),魏稼孙访吴熙载,请其刻印并书“郑斋”。次年沈树镛回信称:“让翁书额……六面铜印又拓本一一领到,费神感感。”已知吴熙载为他刻过至少两方印章,一方是上海博物馆藏寿山石白文印“沈树镛印”,边款“韵初先生名印,让之刻。”另一方是方节庵旧藏白文印“郑斋藏本”,未刻边款,为唐醉石补刻。还有一方白文印“松江沈树镛郑斋考藏金石文字印”,孙慰祖认为从篆刻风格判断,也应是出自吴熙载。吴熙载的行楷书学乃师包世臣,此幅笔画棱角分明,骨力劲健,苍厚郁茂,俊逸爽劲,犹存隶书意韵,颇富古意。

碑帖交融,取法各有神妙:清代书法选萃


碑帖交融,取法各有神妙:清代书法选萃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