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十四史——《史记》275:大雅久不作——儒林列传(上)(2)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读二十四史——《史记》275:大雅久不作——儒林列传(上)


汉惠帝、吕后时,公卿大臣多是开国功臣,儒生不得高位。汉文帝时稍稍起用儒生为官,但守旧势力依然强大,如贾生不得安身于朝堂之上。孝文帝本爱刑名之说,不重儒生,及至景帝,亦不用儒生。当时的统治者,包括窦太后等都更好黄老之学,与民休息,因此朝廷上所谓的博士只是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汉武帝继位后,赵绾、王臧等人深明儒学,天子也对儒学心向往之,于是朝廷征召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六经》从此复兴。讲《诗》的有三家,鲁有申培公,齐有辕固生,燕有韩太傅。——毛诗后出,且后来居上,是为四家诗。讲《尚书》的有济南伏生,讲《礼》的有鲁地高堂生。讲《春秋》的于齐鲁有胡毋生,于赵地有董仲舒。武安侯田蚡为相时,绌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延请文学儒者数百人。至公孙弘竟因《春秋》以白衣为三公,封平津侯。

读二十四史——《史记》275:大雅久不作——儒林列传(上)


公孙弘曾为博士,拜相后上书阐述礼乐的重要性,并建议从京城到地方普遍建立学校。建议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免除赋税徭役,让太常选择百姓中十八岁以上之优者补为博士弟子。地方官也要举荐人才,考察合格者可赴京师太常处,受业如博士弟子。这些人要定期考试,成绩好者可任用为郎中,不合格者要罢斥惩处。从此以后,公卿大夫和士吏中文学之士日渐增加。
《六经》之学中,首推《诗经》。汉高祖过鲁时,鲁地学者申公曾随其师见刘邦于南宫。吕后时,申公游学长安,与刘郢同学于浮丘伯门下。刘郢即后来的楚元王,他又聘请申公给自己的太子刘戊当老师。而刘戊素不好学,并恨恶申公,四年,刘郢薨,刘戊立为楚王,胥靡申公。申公耻之,后来回到鲁国,退居家中教书,终身不出门,谢绝宾客,唯有鲁恭王刘余召之才肯前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