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背后的历史真相(4)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在引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问题上,欧美的许多历史学家从来不吝啬指责清政府杀俘的罪责,把烧圆责任推到清政府头上,自然是逃避历史负罪感的最好办法。而在当今某些人的笔下,也成了洋人“只反皇帝,不反人民”的证据。诚然,当时的英法联军头脑们在如何报复清王朝“杀俘”问题上有过种种想法,是烧圆明园还是烧皇宫,是要钱赔偿还是建碑纪念等等,有过讨论和争论。但亲眼目睹自己士兵抢劫圆明园的孟斗班将军当时就有一种强烈的负罪感,“认为破坏圆明园是一种破坏文化的暴行,并不能产生所期望的效果”,并明确拒绝执行火烧圆明园的任务。于是只能由英国特使额尔金下令,而英军的格兰特将军反对烧皇宫,他便去烧圆明园了。以“破坏文化”作为报复手段,当时的一个法国的将军都认为是暴行,难道因为清政府的过当之举就可以为这种暴行漂白了么?在英法联军“义正词严”地声称是为杀俘复仇,给清王朝一个教训的背后,难到没有一丝掩盖自己纵兵抢劫圆明园罪责的企图么?

火烧圆明园背后的历史真相


如果“报复”有理,那么,1860年英法联军为“报复”1859年大沽口清军抵抗有理,“报复”清政府“杀俘”有理,而他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践踏他们自己订下的国际法、肆意抢劫、烧毁别国的文化珍宝这些基本的大道理,可以统统不管了?直到1884年,也就是英法联军之后将近四分之一世纪以后,清军根据《中法简明条约》,派三名军使与违约提前接管谅山清军驻地的法军交涉,竟被杀害,他们岂曾管过“不斩来使”的国际惯例?岂曾尊重过他们自己刚签订过的墨迹未干的“国际条约”?对于资本-帝国主义时代侵略者道德水准和“守约”精神,现代版的崇洋媚外无论如何涂脂抹粉,颠倒黑白,只能暴露炮制者自己内心的黑暗,用以欺骗自己,再骗别人。有些当时侵略者都不敢声辩、自知理亏的所谓“理由”,现在竟由跨越一个半世纪的某些国人为之张榜,在网络上横行,他们是否真的“天真”到了“无耻”的地步,我不知道,但是,国人们,真的要警惕了!
就历史教科书中有关火烧圆明园的叙述,并不存在刻意歪曲或隐瞒的情况。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有许多细节可以叙述,教科书限于篇幅和教学要求,必须突出主干,省略许多次要部分乃至细节,否则根本无法完成课堂教学。在专业历史书籍中,这个细节交代十分清楚,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夏笠先生撰写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史》。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