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群山|傣族与水(5)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这样一种历史的优先权,我们可以在傣乡的民俗节日中感受到。
傣族的“开门节”“关门节”与其说是民族的节日,不如说是一种民俗化的生产制度。“关门节”之时,即提醒人们已进入农忙季节,要停止一切娱乐活动,青年男女不能谈情说爱,更不能举行婚礼,不能上梁盖新房,不举行大的“赶摆”、祭拜等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傣族先民对农业耕种的重视程度。
“稻谷黄,傣家狂”。每当金谷收获的“关门节”到来之际,傣家人就会敲起铜锣,打起象脚鼓,庆祝狂欢,感谢神灵的赐予,感谢“水神”的庇佑。
祖祖辈辈与稻田稻谷同甘共苦的傣家人,知道这个季节的香气来自何处、飘向何方。
耕耘时,人们交给土地的就是小小的一粒稻种,但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仪式和象征,那是傣家人与稻田之间的一份契约和默契。之后,便得一步步躬耕践行,付出自己的力气、劳作、情感、心愿、智慧……
不问世事的稻谷,按照春种秋收的节令,岁岁归来,维系着人类与田地之间的默契与信赖,温暖着耕种者的心田。
大地如一位严格的慈母和一位胸有成竹的画家,承诺在心,却秘而不宣。先画一个细嫩的芽儿,由淡黄而嫩绿地演变着,而后再画一株苗儿、十株苗儿、几百株苗儿……当一株孤零零的小苗儿分蘖、滋生出一片片、一簇簇稻秧时,最早种植水稻的傣家人,仿佛受到了赞许和鼓舞。
此时,或许还不到开怀大笑的时候。直到稻秧里自下而上随时间慢慢传输,让流动着的浆液在穗子上,在稻壳里悄悄凝结成晶莹的米粒,傣家人才会长长地舒一口气,丰收在望,乐开心怀。春播一粒种,秋收千粒稻。大地终于兑现了庄严的承诺。那暗暗浮动的稻香呵,如丝丝缕缕、无色无形的流泉,从傣家人的生命和田野的肌肤里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
开镰的日子一到,邀约四邻八寨的亲朋好友,心存感恩的傣家人会把自己最钟爱的糯米饭团、香茅草烤鱼、手撕牛肉干巴等傣味食品摆上田间地头,再插上彩条扎的幡帘和树枝,献上鸡蛋、香蕉等食物,以一种掏心掏肺的真诚,祭拜成全了自己丰收愿望的“稻神”。
当食物的香气随着冉冉飘游的雾气渐渐散尽时,蕴涵其间的“意”与“味”,便被认为赋予了灵气,传至人心所寄托的远方。此刻,傣家人开始围成一团,尽情享用被“稻神”光顾过的食物,津津有味,喜形于色。他们相信,每一次与“稻神”的往来沟通,一定会和往年一样:奉献这一餐美味,得到的将是家中一年的饱腹。傣家人把这叫作祭“稻神”。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