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90年代之洋快餐」消费革命的兴起与现代性的想象(14)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随着时光推移,洋快餐最初纯然正面的形象也开始遭遇种种挑战。人们不再不假思索地相信肯德基麦当劳提供“既营养、又科学烹饪的健康食品”的观点,而是把它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放在放大镜下审视,食品谣言(比如肯德基使用基因变异鸡肉,一只鸡长几对翅膀)层出不穷。洋快餐还不时成为政治标靶,卷入抵制事件。2008年汶川地震后,一个“国际铁公鸡排行榜”的帖子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肯德基、麦当劳被列入“在中国发大财而又不捐款”的跨国公司行列,帖主在文章末尾号召网友不断更新排行榜。很快,在四川南充、攀枝花、陕西西安、山西运城等城市,麦当劳、肯德基遭遇了不同规模的围堵。但如果抗议者能够查阅新闻,就会发现5月12日地震当晚肯德基和必胜客的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宣布捐款300万元,14日麦当劳也宣布捐款100万元。根据王程韡的观察,2001年-2008年是中国民族主义意识形成的重要时间段。
自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一些中国人的利益受损(比如东北地区出现下岗潮)让人们对国家和世界有了更清楚的二元对立意识。
很大程度上来说,民族主义情绪被唤醒、跨国企业被当作政治标靶的过程与人们对阶级和不平等的认知变化相辅相成地发生。戴慧思援引北京社会学者李强的调查指出,90年代中期,虽然收入不平等的现象已经较为明显,但中国城市居民对它的容忍度非常高。这是因为在人们刚刚摆脱政治地位决定社会地位的桎梏之时,全社会依然对社会流动的可能性充满信心。这种乐观精神在贫富差距日益加大、阶级固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已经是难以想象的了。而当消费社会的发展日益精细化、品牌的鄙视链日益加长之时,洋快餐曾开辟出的那种社会空间也越来越稀有。对自身处境感到失落和不满的人们越来越难以找到一个能够安放自己内心幻想的消费场所,于是民族主义成为了失落之人的情绪宣泄出口。
洋快餐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时隔多年回想当初的麦当劳研究,阎云翔认为他的一些西方同事在下结论时过于轻率地相信90年代盛行的“历史终结论”,过于乐观地认为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中国人)最终会变成我们之中的一员”。“但消费毕竟是对物品的享受过程,人们完全可以在消费进口商品的同时不改变任何观念。三十年以后回头看,当时提出的很多假设,包括中国孩子吃了肯德基就会了解全球资本主义,我觉得是有些站不住脚的。”
但阎云翔依然认为洋快餐为我们理解90年代中国都市消费革命对普通中国人的影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切入角度。“回到90年代,无论是国家还是知识分子,都更看重消费革命的积极意义。个体欲望和需求的合法化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变化——社会空间的变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社会交往规则的变化。但变化之后会不会走向消费主义的反面?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他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