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去工作周游世界,当代“精神游牧民族”的异想天地(7)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咸海,采集虫卵的工人。刘子超摄
新京报:你在书里有个观察,说在哈萨克斯坦,年轻一代相较于成长于苏联的长辈们反而更加保守和传统。这个现象普遍存在吗?据你的观察,这是为什么呢?
刘子超:苏联解体后的信仰真空,导致中亚国家开始重新拥抱伊斯兰教。这些年轻人的父辈在苏联时代成长,很多人是无神论者。到年轻一代,政府在国家层面上推崇伊斯兰教,建造清真寺。土耳其和沙特也会给他们捐款修缮清真寺,派遣宗教老师。所以,很多中亚年轻人反而比他们的父辈更虔诚和保守。
当然,不是全部年轻人都是这样的。我刚刚说到那些想出国的年轻人就不是这类人。想出国的年轻人相对而言处于中产阶层,而更保守的年轻人一般生活在相对偏远的小城市和农村里。
布哈拉,刺绣的女人。刘子超摄
中亚的群族冲突与被建构出来的族群认同
新京报:你刚刚说到中亚是一个民族的大熔炉,你在书里也很关注群族认同问题。比如说,你提到在哈萨克斯坦的朝鲜人,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塔吉克人,在塔吉克的帕米尔人,还有各个国家的民族英雄和真实历史。你如何看待他们的民族建构问题?你为何会特别关注中亚边缘群族的认同?
刘子超:首先,这些民族的名称有些是在1920年代才出现的。当时,苏联将西方的民族国家理论套在中亚这片还处于前现代的土地上。最明显的例子是,在1924年以前,苏联人把哈萨克人和吉尔吉斯人都称为吉尔吉斯人。之后,他们决定继续细分,才把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称为哈萨克人,把山区的游牧民族称为吉尔吉斯人。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