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背后的历史(3)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它也不仅仅是一个宗教组织,这个组织的不少成员是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在一战期间,利奥协会的成员和欧洲其他地区的老式右翼保守主义一样,经历了一个政治化、激进化的过程。在德国,正是这样一个过程大大缩短了普鲁士老权贵和纳粹等新兴右翼组织之间的距离,并为两者之间的合作铺平了道路。到了一战之后,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老式右翼,特别是战败各国的老式右翼一样,奥地利老式右翼也受到了沉重打击,这恰恰进一步刺激了奥地利老式右翼的激进化。这个协会也和奥地利基督教社会党密切结合,该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弗兰茨·辛德勒(Franz Schindler)也是奥地利基督教社会党内的头面人物。利奥协会的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具体主张之一正是要求奥地利和德国合并,在中欧建立一个泛德意志帝国。这也是日后奥地利和德国的“合并”在奥地利内部的一个重要支持来源。
此外,这个协会的人还极力撇清奥地利乃至普鲁士德国(也就是所有中欧国家)和一战的关系,把一战说成其他欧美国家的单方面责任。熟悉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奥地利右翼和他们的德国同侪是持有相同政见的。
在利奥协会之外,约瑟夫·埃伯勒(Joseph Eberle)编辑了一份名为《新帝国》(Das Neue Reich)的刊物,这份刊物成了奥地利乃至整个中欧右翼的喉舌。其他右翼活动家们则提出德意志民族主义与保守派结盟,以阻止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统治的方案。理夏德·克拉利克(Richard Kralik)主张奥地利天主教力量和德国民族主义者们建立同盟,携手反对犹太人、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民主。这些主张最终呈现为一战之后的奥地利共和国。奥地利天主教会的一些人士直接把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称为“撒旦的统治”,把现代大学称为“道德败坏中心”。“奥地利行动”(Oesterreich Aktion)组织则呼吁复辟哈布斯堡君主制。奥地利右翼的主张结合了民粹性的民族主义和对威权统治的怀念,试图运用某种政治威权对付他们所认为的“社会解体”。
这不仅与德国及欧洲老式右翼在当时的主张十分一致,事实上也是世界所有地区老式保守主义的共同主张。毫无疑问,在政治上,奥地利右翼对死敌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的表现,以及席卷欧洲特别是中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是警惕的,他们也使用反犹主义的阴谋论加以解释。不难发现,这也是当时欧洲右翼的共同特质。
虽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奥地利右翼就在奥地利知识界建立了相当的影响,当然,他们并不会把活动限定在学术和思想文化领域,也积极期待能够实现他们的主张的政治人物。这个时候,希特勒还没有在德国政坛登堂入室,于是已经执政多年的匈牙利的霍尔蒂(Horthy)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就成了奥地利右翼的政治偶像。这两名政治人物追求的是一种结合了反犹主义、民粹性民族主义、威权主义和基督教的政治。因此,当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和梵蒂冈达成和解之后,即使是一度观望的“温和”右翼分子们也聚集在了意大利法西斯周围。很明显,奥地利右翼的主张离纳粹只有一步之遥。这个时期,他们在德国的侪辈正是德国国家人民党(DNVP),以及施宾格勒、海德格尔等右翼知识分子。希特勒在德国开始成为右翼明星之后,奥地利右翼自然趋之若鹜: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奥地利右翼的奥特马尔·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