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背后的历史(6)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1933年3月4日,也就是纳粹在德国上台一个多月之后,随着多尔弗斯政府拒绝进行新的议会选举,而是通过发布命令进行统治,也就是不再维持形式上的民主,奥地利的红与黑再也不能能够和平并存下去了。奥地利右翼分子们则把多尔弗斯看成奥地利的墨索里尼与希特勒,认为多尔弗斯能够恢复奥地利的伟大。即使是“反纳粹”的诸如迪特里希·希尔德布兰(Dietrich Hildebrand)支持的也是政教合一的威权主义。换言之,奥地利右翼们要求的是一个“温和”的纳粹,类似德国的施莱歇尔(Kurt von Schleicher)和巴本(Franz Papen)那样的统治。1934年2月12日到17日,一部分奥地利工人无视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和工会官僚们的约束,自发发动了武装起义。他们的起义失败了,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防御性暴力”遇到实际问题就只剩下了纸面意义。
多尔弗斯-舒士尼格政权牌号的法西斯主义强调的是“传统”也就是奥地利的天主教传统。这个政权采取的各项措施也直奔中世纪,例如在欧洲现代化进程中消失了的行会又出现了。这些过时的措施自然对奥地利经济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奥地利的金融机构也接二连三地发生危机。不过,多尔弗斯本人倒是以奥地利小农的保护者自居——熟悉历史的人们很容易想到,他的模板就是十九世纪中期的路易·波拿巴。挣扎了几年之后,奥地利还是在内外危机中被纳粹德国于1938年吞并了。
反纳粹“爱国主义”芳踪难觅
如前所述,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是《音乐之声》电影的背景,这部电影也特别强调了奥地利的“反纳粹爱国主义”。然而,奥地利右翼虽然和纳粹确有龃龉,毕竟还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自然同气相求。多尔弗斯-舒士尼格政权的支柱奥地利天主教会虽然对纳粹也有些微词,也仍然把纳粹视为他们的反犹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伙伴。奥地利天主教会当时的首脑英尼策(Innitzer)就对奥地利的纳粹代理人塞斯-英夸特(Seyss-Inquart)内阁中充斥着天主教人士十分满意,并且赞同,在希特勒去维也纳的路上,各个教堂鸣钟庆祝(E.B. Bukey, Hitler’s Austira, The Universti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0, p.97)。奥地利的天主教徒自然追随其教会,赞成“合并”。
和整个欧洲的天主教会一样,奥地利天主教会自身就持有强烈的反犹主义立场,他们对纳粹的排犹甚至屠犹行动自然也装聋作哑,视而不见。虽然纳粹对奥地利天主教会的一片痴心报之以攻击,但是当纳粹入侵苏联的时候,奥地利天主教会还是认为,纳粹是在对付“西方文明的敌人”,并给予了支持(Bukey, Ibid. p.171)。看过《音乐之声》电影的人都知道,影片女主人公玛丽亚就是奥地利天主教会的修女,如前所述,她也的确不是因为反纳粹而移居国外的。由此观之,影片末尾天主教修道院掩护上校一家逃离纳粹控制的情节,很难在真实的历史中发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