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公共教育持续多元化创新,从“心”出发(2)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上海是比较早推进艺术与社区关系建构的城市之一,提出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目标,开展社区艺术营造。刘海粟美术馆发起了“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建立了“粟上海社区美术馆”,在社区内办美术馆,社区策展,将社区艺术化,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全新的美术馆体验。以艺术开展共享疗愈的艺术工作坊是艺术进社区的另一种尝试,该项目针对儿童、老年人等各类人群开展艺术疗愈,这是美术馆放下身段、建构地方文化服务体系的一种全新角度。
中国美术学院乡村美育项目则是疫情之下艺术与乡村的一次重建。“2021乡村美育-儿童艺术工坊公益项目”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公教部发起,负责人刘一蓝希望以此推进乡村艺术的建设,关爱乡村留守儿童与困难儿童的美育启蒙与创造力发展,通过普及专业的美育知识与艺术创造力思维启发等课程,丰富乡村儿童的业余艺术生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群总馆长杭间认为,审美教育是一种无用之用,可以终生作用于人的健康成长。因此,中国美院始终强调社会美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乡村,蔡元培、晏阳初、陶行知、卢作孚等先贤100多年前便开始推行文化乡建、倡导乡村教育,因此,美术馆博物馆重新回到乡土具有深刻的意义。一旦出现更多的乡村美术馆,它便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让城市与乡村文化互相融合的新模式,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消解城乡的文化差异,更是对博物馆微缩化、细胞化渗透的一种探索性尝试。
公众需要公共文化。这种公共文化在没有博物馆的时代,它是一种生活中自然存在的事物与世态。譬如各种祭祀与节日的社火,便构成了一种文化公共事件,具有礼仪性和象征性。文化的介入,使得生活艺术的在地转化得以推进,公共艺术与城市化、区域化之间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社区与艺术的地方价值,城乡空间中的艺术实践自然而然地发生着。而博物馆具有文化的标本化特质,提炼和凝固了某种文化艺术的形态,形成了一种静态的展示空间。如果能回到生活本身,以一种带有探索精神的、充满活力的、动态的形式推进博物馆与地方的关联,则会产生新的价值和可能性。笔者曾在年初策展的“中国年——文化与设计”系列展上做了尝试,在展览中“娱戏”板块中既摆设了静态的展品,也创造了一种吸引观众动态参与的游戏模式。每一个自发敲锣打鼓舞起龙灯的观众,他们既是观众,也是展品,展示的是观众对于年俗文化的理解和态度,展示的是年俗文化在今日生活中的生态现状。
某种意义上,被围观的“娱戏”是现实的缩影,是一种跃跃欲试的文化的回归。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