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帆:奇双会南北和——梅兰芳、俞振飞的艺源与艺缘(8)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张一帆:奇双会南北和——梅兰芳、俞振飞的艺源与艺缘


《俞粟庐俞振飞研究》
这些都不仅仅是梅先生出于对同业艺友的关心和提携,而且还与梅先生对昆曲复兴的情结有关。因此,“救活”昆剧的,看似是《十五贯》这一出戏,而实际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一批对传承民族艺术有着执着使命感与神圣感的有识之士,梅、俞二位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14]
直到1980年代初,梅葆玖先生在文革后首次赴港演出,俞振飞先生推荐受过自己和朱传茗、周传瑛先生悉心指点的昆剧“世”字辈艺术家沈世华老师为葆玖先生排演全部昆剧《白蛇传》,在沈、梅的共同努力下,葆玖先生的演出让香港获观众实实在在地获得了“望梅止渴”的效果[15]。这说明梅、俞、“传”字辈的艺术交流与友谊有序地传承到了下一代。
俞振飞先生九十余年的人生里,自胎教起就熏习昆曲艺术,在其长达七十余年的舞台艺术生涯中,他与京剧旦行名家梅兰芳、程砚秋(亦是梅之首徒)、新艳秋(程派传人)、言慧珠(梅派传人)、张君秋(深得梅、程艺术法乳)、李蔷华(程派传人)等的合作演出中(特别是都合作过《奇双会》),不只留下了珠联璧合的梨园佳话、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图文、音像、口述历史),并且他和梅兰芳先生一样,都通过在南北、京昆间的左右逢源、内外贯通,对后世京昆表演艺术的范式、格调、审美取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是一种特殊的“奇双会”。
2012年7月7日,梅葆玖先生在上海纪念俞振飞先生诞辰110周年艺术研讨会上总结梅先生和俞老平生所结之艺缘,是“是艺术心灵的呼应,更是文化心灵的呼应”[16]。

张一帆:奇双会南北和——梅兰芳、俞振飞的艺源与艺缘


2012年7月7日,上海纪念俞振飞先生诞辰110周年艺术研讨会嘉宾发言留影,左起:梅兰芳先生幼子梅葆玖(1934-2016)、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俞振飞先生夫人李蔷华(1929-2022)、程砚秋先生幼子程永江(1932-2014)。本文作者摄影。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