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岱尔在中国:我就像是老水手不再认识陆地|一诗一会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在法国文学史上,保罗·克洛岱尔是少有的以东方文化作为文学创作主题的作家。他的多数代表作都与中国息息相关,这得益于他曾在中国工作、生活十四年的特殊经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克洛岱尔并不是以作家身份出场的,而是作为一名驻华外交官。
19世纪末,随着法国现代文明的兴起,一个全新的资本主义时代已然到来。然而,物质上的富足却加重了人们精神上的困厄。1895年,曾经一度坚守西方古典文化、笃信天主教的克洛岱尔决定借着自己外交官的身份离开法国,去神秘的东方开启一段精神之旅。他先后到访上海、福州、武汉、天津、北京等地,作为外交家,他仔细审视着晚清中国政治的腐败与经济的落后,而作为异国的来客,他又本能地喜爱这片辽阔土地上的风土人情,惊叹其衰落外表之下蕴藏的勃勃生机。在给好友马拉美的信中,克洛岱尔如此写道: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错综复杂,令人晕眩。这里的生活还没有受到现代精神之恶的影响,后者自以为是,寻求最完美的东西,自说自梦。中国的生活纷繁杂乱而朴素天然,本能和传统在这里积累出深厚的财富。我厌恶现代文明,在那里我总觉自己是个外来者。而在这里恰恰相反,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正常。”
中国的文化极大地激发了克洛岱尔的文学创造力,从1895年到1909年,克洛岱尔完成了他最重要的几部作品,包括以他在中国的经历为创作背景的戏剧《正午的分界》、描绘中国各地人文风情的散文诗集《认识东方》,以及由五首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颂歌组成的名篇《五大颂歌》。此外,他还曾专门学习汉文,尝试翻译和改写中国的古诗。
克洛岱尔的作品以东方的异国情调和大气磅礴的笔触著称,他的诗歌大多采用长短句自由组合的形式,不被固定的诗韵和格律所束缚。长诗《五大颂歌》正是如此,克洛岱尔利用语言内部的音乐性和律动感,分别五次引领读者走进他的世界,在这里,西方的古典神话、宗教信仰与中国的山川大地、人间百态相互交织,诗人则在这一系列的碰撞冲突中为生命求解。然而,《五大颂歌》所展现的野心常常使读者望而生畏,以至于克洛岱尔不得不在几首颂歌的开头写下一段“梗概”,期待人们可以拨开复杂意象的丛林,欣赏开阔的风景。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