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声电影中,中国与印尼视觉声音技术的比较分析(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由于没有声音,无声电影大多依靠视觉语言来传达故事的意义,并对观众产生影响。在可以形成视觉声音效果的各种电影工具中,尤其是在场景调度中,运动的存在是表明屏幕上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剧情声音所存在的最突出的方面之一。
电影中的布景元素也同理,可以强调场景中的视觉声音。在早期的中国电影和早期的印尼电影中,这种“运动的存在”在各种使用水元素的电影场景中都可以找到,例如海洋、河流或湖泊。在这种情况下,水是主要的声源,因为它在与附近物体交互时更容易移动。
![在无声电影中,中国与印尼视觉声音技术的比较分析](http://fs.qqfile.top/re/aHR0cHM6Ly9waWNzNi5iYWlkdS5jb20vZmVlZC9lODI0Yjg5OWE5MDE0YzA4OWM1NGJhM2Y0YjEwNDYwMzdhZjRmNGIwLnBuZ0BmX2F1dG8_dG9rZW49YjQzZGRhYzBmMjNjZDQwZmEyMGM3NGI3MDRkYmYxMTI1)
因此,每当一个物体或人物在水中运动时,我们都能“听到”产生溅水的声音。这种技巧出现在《海角诗人》《恋爱与义务》和印尼的过渡时期的有声电影《白米》中。在《海角诗人》的前半部分,当一萍吟诗时,仿佛能听到海浪的声音,感受到一萍身上吹过的风。
电影《白米》也使用相同的技术,例如当拉西德跳入河中,再游到船上与马哈茂德会面时,拉西德越来越靠近屏幕增加了视觉声音效果的强度。除了布景,角色与道具的互动也被用来在屏幕上创造视觉声音效果。
![在无声电影中,中国与印尼视觉声音技术的比较分析](/images/loading.gif)
在无声电影中,借助与对象互动的角色的运动,以及利用剪辑和电影摄影等电影工具,也会使用虚构的声音效果。在中国无声电影中,这种技术通常是通过对场景中演员移动物体的特写镜头来完成的,例如在《劳工之爱情》中,手将硬币扔进盒子里,或几双手在搓麻将牌,在《恋爱与义务》中,手拼命按汽车喇叭。
稻秆窸窣声、雨声、几乎是呼啸而过的特写,都给人一种十分生动的视觉声音效果,有助于增强场景的情绪。除了创造视觉音效之外,这种对道具的关注技术还可以为正在进行的场景提供背景。在《白米》中,当贾哈尔计划伤害马哈茂德时,用手将树干劈成两半的特写镜头被用来强调角色的思想。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