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石录》自序:从说谎的石碑说起(7)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三国时期著名的“六出祁山”的事迹,早已为国人所称道;而祁山,就在甘肃礼县。
盛唐的建立者,因历史学家陈寅恪表述为“关陇集团”而成名。关即今天的陕西关中地区,陇指今甘肃乌鞘岭以东、宝鸡以西的甘肃广大区域。所有李氏宗亲的墓志铭,均署名“陇西人”。而唐代李白题写的《宝志公象赞诗碑》,因为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唐朝画圣吴道子作画刻在石碑上被称为“三绝碑”;唐宰相裴度撰、书法家柳公权书写、名匠刻字的“三绝碑”《李晟墓碑》,也和甘肃人有关。
西夏碑,汉译为“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对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社会经济、土地制度、官制、民族关系、阶级关系、国名、帝后尊号、佛教盛况等极具价值。
通过这些宝贵的金石资料发现,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甘肃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大省。
许多年前,有人问陈忠实在忙什么?陈忠实回答说:“我在羞先!”原来《白鹿原》在入围“茅奖”时未能通过,理由是:其内容与体制冲突。于是陈忠实为了获奖,不得不按有关部门的意见将作品做了修改与删节,就像白灵“被混迹于革命营垒中的邪恶势力活埋了”。可惜甘肃,陈忠实这样的文人都没有。纵观甘肃文化界,撇开体制冲突不说,一言以蔽之——犬儒盛行,诸如老干体诗书画文哄抢地盘来结社营私,文化成了老干们继续权财色交易的遮羞布,青年学生都早早的被迫“羞先”做“老干体”或被做“白灵”“活埋”,甘肃文化由此式微,止衰无望。
总之,不可回避的现实是,整个甘肃文化环境生态沙漠化,恢复希望渺茫。甘肃文化,今不如昔。
空谷绝响 千古幽幽
本书取名《甘肃金石录》,囊括陇西锡铭20年来积攒的甘肃金石资料的大部分内容。可以非常自信的说,这是甘肃乃至全国金石文化领域,靠个人的热情和执着完成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大餐。
只是出于爱好,花费20年时间,编纂甘肃金石方面的鸿篇巨制,资料搜集、编辑、校对皆陇西锡铭一人勉力为之,终归力总不逮,错谬一定不少。在此先致歉意。
编辑过程中,遇到原稿陇西锡铭自认为有错误的,诸如汪楷之《陇西金石录》出现的“松楸日暮(误为墓)起悲风”、“秦郡三贤(误为闲)”、“编(误为偏)者”,《漳县金石录》中的“汪世(误为氏)显”等,一面录入,一面勘误。这类错误,每个原始资料中都有,如果没有辅助资料参考,此类错误,更多的陇西锡铭可能还是照抄了下来。
诸如《漳县金石录》之同一文、同一页就有“此碑现存甘肃武山县文化馆”及“现存漳县博物馆”的矛盾注解。此类问题,陇西锡铭能查到相佐证资料的,确定资料;如果类似的矛盾,查不到相关资料的,只能根据文章本身来取舍。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