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的现状与未来丨“保护濒危物种”,到底是在保护什么?(6)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在我心目中,理想的濒危物种保护应该循着如下的路线。首先是基础信息的调查,了解基本的分布情况和种群动态,同时开展就地保护,减少或隔绝人类活动对其原生境的干扰。其次是识别致危因素,弄清楚某个物种的濒危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是根据致危因素制订保护行动计划并执行。最后是对保护成效的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修订保护行动。人工繁育在这条路线里的优先级非常低,因为一般来说物种濒危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破坏和过度利用,而不是自然条件下的繁殖障碍。只有极小种群物种和已经查明种群确实存在近交衰退之类的有繁殖障碍的物种,才值得用人工繁育手段来挽救,而对于其他物种,需要的时候再做人工繁育不迟。但由于人工繁育——尤其是植物——太容易产生可见的“成效”,很多保护研究和实践都是直奔这一步,而最基本的种群调查和致危因素识别的环节,很多时候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超越传统的久治绿绒蒿保护案例
久治绿绒蒿(Meconopsis barbiseta)的保护故事是超越了“人工繁育—野外回归”的老套路,并且是比“放着别碰”更积极的实践案例。久治绿绒蒿是一个狭域分布种,只生活在四川阿坝县、青海久治县和班玛县海拔3500~4200米的高山灌丛里。我曾经做过绿绒蒿属的研究,知道久治绿绒蒿在开花、传粉和结果方面不存在任何障碍。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科学志愿者调查了久治绿绒蒿的种群结构,发现其幼苗库也足够充沛。所以基础信息调查已经做完,而且知道了其濒危原因与繁殖无关。此外,因为绿绒蒿属的人工繁育都非常困难,久治绿绒蒿更是没人试过,所以“人工繁育—野外回归”这种途径一开始就被放弃了,没有干扰保护计划的制订。

濒危物种的现状与未来丨“保护濒危物种”,到底是在保护什么?


久治绿绒蒿

濒危物种的现状与未来丨“保护濒危物种”,到底是在保护什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