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书展|戴锦华:“给孩子的电影”不等于儿童片(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给孩子的电影》,戴锦华编著,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8月。但是在这,我不想去讨论我对于孩子或者教育的特别粗浅的,有时候也可能是粗暴的思考。我只是觉得第一次做这样的事,其实心里有忐忑,但是尽管有忐忑,还是坚持把它做了。首先第一篇是《战舰波将金号》对我来说很自然,因为在各种各样的排序当中,最后我选择了最简单的一种,就是按照电影史的时序,《战舰波将金号》是电影史的开端,而且是电影史开端处一个不可逾越的、地标性的作品,同时它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记忆。我不得不承认,恐怕对于孩子们来说,我就是祖母辈的,然后书的主要作者大概是父母辈的,这样其实是有一个三代人的代际层次,那么我确实有一种愿望,希望和未来的孩子们之间有某种文化记忆的连接。
按照最近刚刚去世的那位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的说法,电影说到底可能是一种记忆机器,没有比电影更特别的记忆机器了,它用影像,用视听,把一种历史的影像存留下来,不管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它都是一种记忆机器。所以我们按电影史排序,按影片制作发行放映的年代年份来排序,这绝不是我们推荐给孩子说你从《战舰波将金号》开始——我们的奢望是,如果有孩子们、家长们买了,最后读了其中的比如说5到10篇,并且因为有兴趣就看了电影。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他们先根据书目去找电影,然后他们看了电影以后再来读文字,那是我认为最理想的时序。
这是第一个解释,就是为什么第一部是《战舰波将金号》,就是因为在我认为的代表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构成电影的美学和电影可能提供给孩子以及整个社会的美育来说,它是重要的,必须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从一开始,这本书并不是我的创意,是这本书的策划、华南师范大学的滕威教授的提议,她也做了最大量的组织工作,我最直接的沟通、讨论和分歧都是在和她反复的交流之中进行的。
我们俩的共识基础就是,“给孩子的电影”不等于儿童片,“给孩子的电影”不等于以孩子为主角的电影,“给孩子的电影”不等于卡通,更重要的是,“给孩子的电影”不等于简单明确,阳光灿烂。因为首先我觉得,其实并不是所有以孩子为主角的,或者被命名为儿童片的电影,对于孩子来说都是贴切的。像我们书里有《我的朋友马丘卡》(《那年阳光灿烂》),这部完全以孩子为主角的电影是一个十足的成年人的电影,它里面所携带的历史的信息、创痛,我们整个社会回忆历史和讲故事的可能和不可能,都在其中。
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共识,年幼不等于低幼。我特别喜欢那句话:没有小孩,只有“小个儿”。他们个儿长得小点儿,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小孩”。如果说小孩跟大人到底有什么区别的话,只能说孩子经验上跟我们比,他们当然是不足的,因为他们有待到岁月当中去经历。另外,因为他们在整个社会当中被放在一个“年幼者”的群体当中,比起我们来说可能面对社会更无力,更被动。我们还有很多选择的空间,还有博弈,还有谈判,而他们的资格不足,被管得更厉害。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区别,我觉得所有想象年幼的就必然是低幼的,都暴露了我们成年人的低幼。但是,说孩子们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又生活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当中,这个世界从来没有隔出一块真空地带,没有一个“孩子的世界”去安放他们,他们每天都必须面对这个世界。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