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书展|戴锦华:“给孩子的电影”不等于儿童片(4)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前面谈到三代人,这本书的团队我都非常熟悉,都是非常厉害的,做电影写作和电影评论,所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强悍的写作团队完成的一个任务。在这本书中美是一条线,育是一线,潜在读者肯定不光是孩子,还有孩子的家长,孩子的老师,它的读者群应该是覆盖社会整个群体的。我就想问戴老师,在这两条线索中,你重点会有哪些?比如说主题,特别让你们花了心思的,包括我前面想到过的爱的问题,或者说死的问题,哪些主题是你们特别花力气写的?
戴锦华:确实有些导演是惨死和早死的,但是很多还蛮高寿的,其实电影这个行当在各种各样的艺术家的序列当中,电影导演特别的长寿,不光创作生命长的对吧?阿伦·雷奈就是90多岁,最后就死在拍摄现场,希区柯克也是,都很长,就是在最后的时刻。然后我们也因此经常开导演的玩笑,说电影导演很像当年的名角,因为他们经常宣布息影了,然后大概过了一年两年又回来了,有的时候三次四次的复出,大概最后都是死在创作之中。所以很多名导演都留下了他们拍到一半的影片,由后来的年轻一代接着拍完,很多电影是这么最后和我们相遇的,经由两代人的制作才完成的。
当我很年轻的时候,对这个现实有点忿忿不平,因为有一句共识的说法叫电影是年轻的艺术,也是年轻人的艺术。但是同时电影老导演活得这么长,还一直创作,占着地方不让出来,这当然是一个玩笑,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在电影当中呈现死亡,因为死亡是我们的生命,我们人的存在的一个非常基本和重要的事实。人类都是早产儿,然后人类的生命非常短暂,即使相对于地球的生物来说,人类的生命都非常短暂,所以很悲剧的说法叫人类向死而生。
生命是减法,这是史铁生的一个非常动人的表述,但是人类的生命正因为短促而精彩,所以死亡是不可能回避的主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电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功超越了死亡的艺术,用巴赞的说法就是,满足了人类的木乃伊情节。此前人们最多是制作成木乃伊,希望保留死者的形象。而在电影当中,到今天为止,每天有一个匿名者在玛丽莲·梦露的坟前放一朵红玫瑰,放一朵白玫瑰,此前的50年是红玫瑰,红玫瑰期满以后有匿名者续了一支白玫瑰,因为在银幕上她始终活着,仍然像当年那么迷人那么性感,所以艺术本身是一个去再现和记录我们不能逃避的个体生命的终点死亡的艺术,但它又是一个完全超越了死亡这样一个不可逾越的疆界的艺术。
第二个接续毛尖的讨论,电影就是我们用爱去解锁生命的一把钥匙,一条路、一扇门、一扇窗。所以电影的美育其实是爱的教育,但是爱的教育不是今天快餐文化当中所说的那样,甜甜的、有奶油的、花的,然后撒满了糖霜的,它是情爱,是亲人之间的爱,是对生命和世界的爱,是我们的同理心,我们的共情能力,是一个我们试一试从自己到达别人,从这里到达那里的一个力量,一把钥匙。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