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逝世180周年|他的心理描写是那个时代的巅峰(5)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窃以为,司汤达的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即便不断地被生活打脸乃至羞辱,却仍然保有着旺盛的生命热情,不屈的生命意志以及精准的判断力。在对未来的预见性方面,司汤达几乎无人能及。即使在人生的最低谷时,他仍然自信地说:“我将在1880年(也就是小说《红与黑》出版的50年之后)为人理解。”后来,他又给出了两条神预言:“我所看重的仅仅是在1900年被重新印刷。”“我所想的是另一场抽彩,在那里最大的彩注是:做一个在1935年为人阅读的作家。”时至今日,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共识是,司汤达与巴尔扎克、福楼拜一起,构成了法国重要长篇小说家的三位一体。
在这个三位一体中,巴尔扎克胜在对法国社会全景式的广阔描绘,以及刻画人物的功力,福楼拜发现了不为人知的日常生活的土壤,并进行了解剖师般的精准描绘,只有司汤达沿着深入人物内心的道路,将心理描写推向了那个时代的巅峰。我们可以说司汤达是一位人类心灵的观察家,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直言司汤达是这个时代和任何时代里最伟大的心理作家。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司汤达成了法国文学的终极巅峰普鲁斯特的先声。《红与黑》最吸引人的部分正在于青年于连努力爬到上流社会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内心波动——于连的自尊和自卑、雄心与野心、良知与厚颜、勇气与羞怯……他内心深处对自我的坚守和向社会的让步之间的各种变化——写得非常细致,而且所有这些变化都建立在爱情故事之上。
比如,其中最著名的一个片段就是于连一开始追求德·莱纳夫人时:
大家终于落座,德·莱纳夫人坐在于连旁边,德尔维夫人挨着她的朋友。于连一心想着他要做的事,竟找不出话说。谈话无精打采,了无生气。
于连心想:“难道我会像第一次决斗那样发抖和可怜吗?”他看不清自己的精神状态,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有太多的猜疑。
这种焦虑真是要命啊,简直无论遭遇什么危险都要好受些。……古堡的钟已经敲过九点三刻,他还是不敢有所动作。于连对自己的怯懦感到愤怒,心想:“十点的钟声响过,我就要做我一整天里想在晚上做的事,否则我就回到房间里开枪打碎自己的脑袋。”
于连太激动了,几乎不能自已。终于他头顶上的钟敲了十点,这等待和焦灼的时刻总算过去了。钟声,要命的钟声,一记记在他的脑海中回荡,使得他心惊肉跳。就在最后一记钟声余音未了之际,他伸出手,一把握住德·莱纳夫人的手,但是她立刻抽了回去。于连此时不知如何是好,重又把那只手握住。虽然他已昏了头,仍不禁吃了一惊,他握住的那只手冰也似的凉。他使劲地握着,手也战战地抖。德·莱纳夫人作了最后一次努力想把手抽回,但那只手还是留下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