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空间》中的城市地理想象和空间政治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本文来源:科普中国」
电影通过将真实景观和幻想空间结合起来,通过独特的电影语言,制造出一种流动性和连贯性,从而达到一种“地理景观叙事”的效果[1]。城市空间是真实地理与文化想象的混合体,电影中的城市景观既是对现实城市地理空间的投射和延伸,又如一个社会隐喻意象,影响着观众对现实城市地理的理解。这种“想象的地理”甚至可以与真实的城市地理之间发生交流与互动,成为对现实地域空间的重构与延伸。影像城市可以通过集体文化认同将自身镌刻进现实空间中。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曾指出:“(城市的)一切都是影像和剧本连续的奇观展演……要探索城市的秘密,须得从银幕空间走向城市空间。”[2]
科幻片中的未来城市幻景看似虚无缥缈,实则“使我们对于自己当下的体验陌生化,并将其重新架构”[3]。科幻片中的“异托邦”未来都市,既是影像媒介打造出的视觉奇观,也犹如一个镜像城市,让我们得以反观自身所处的空间。在好莱坞打造出的众多光怪陆离的未来都市景观中,既有科技允诺的乌托邦化幻景,也折射出科技滥用引发的文化焦虑,以及阶层分化、种族矛盾等现实议题。早在1927年,弗里兹·朗(FritzLang)的科幻经典《大都会》(Metropolis)就幻想出一座2000年的未来都市。资本家们构建了一台庞大而精准的都市运作机器。他们生活在地面富丽堂皇的摩天大厦之内,而建造出机器并日夜维护的广大的工人团体却群居于地下城,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影片将真实的城市空间投射于银幕幻想中,打造出了一幅意蕴深远的都市地理图绘。
自此,科幻片对未来都市空间建构中,往往将现实都市的压抑与困顿以反乌托邦的方式投射出来。《银翼杀手》(Blade Runner)、《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攻壳机动队》(Ghostin the Shell)等后人类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城市景观都以其独特的空间隐喻,折射出真实城市的精神面貌。
2013 年上映的科幻电影《极乐空间》中假想了一座22世纪的未来都市,其独特的两极化都市地理蕴含着丰富的现实指向。本文将通过分析影片的空间构图和城市景观,进而挖掘其背后的真实地理和空间政治寓意。
一、碎形城市与两极化都市地理爱德华·索亚在《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Postmetropolis: Critical Studiesof Cities and Regions)中指出:“我们对真实世界的想象地图越来越‘先在’于或者融合于(而非简单的镜像或面具)日常生活的真实地理。这些表象或意象反过来影响了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4]446电影中“想象的地理”携带着鲜明的文化寓意,它源于真实城市地理,也反之对其产生微妙的作用。科幻片中的未来城市景观想象,往往通过拼贴、戏仿等方式对真实城市空间进行碎化、植入和重构。如果说《大都会》中的两极化都市想象折射出大萧条前资本膨胀、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那么以洛杉矶为背景的一系列后人类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地理则呈现出更为斑驳陆离的城市生态。这个沐浴在加州阳光下的大都市承载着独特的电影地理想象,无论是黑色电影中那笼罩在黑暗中、弥漫着阴森气息的幽静街道,还是科幻片中残破荒芜的未来都市,都无不突显出这座城市的异化和疏离感。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