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号街车》:时代巨轮碾压下,诗性的幻灭与理想的消逝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文:宿夜花
《欲望号街车》作为田纳西获普利策奖的剧目,在电影与戏剧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1951年伊利亚·卡赞导演,费雯·丽与马龙·白兰度主演的同名电影版也获得了奥斯卡的多项大奖。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于后世的启发意义。
影片引发了一些严肃的探索:南方种植园文明的消亡史、南方女性布兰奇的悲剧性。
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引发的大众热议:费雯·丽的疯魔癫狂表演、马龙·白兰度的反叛与不羁形象、文艺女青年的精神困惑。

《欲望号街车》:时代巨轮碾压下,诗性的幻灭与理想的消逝


而现象级剧目的经典之处,恰恰在于其对时代变迁、人性洞察、文化反思等方面的深刻体现。
当代女演员模仿凯特·布兰切特谈及《欲望号接车》曾言:“从隐喻层面来谈这部戏,它论及的实质是诗性之死,被碾碎。那种布兰奇所代表的灵感之焰,那脆弱且转瞬即逝的诗性,已经被彻底扑灭。而到了现在,观众看这部戏,会思考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失去的正是那些无法触碰且转瞬即逝的东西。”
01
“他们告诉我搭乘一路叫欲望号(Desire)的街车,然后转到一个叫墓地(Cemetery)的街上,经过六个街口后在天堂站(Elysian Field)下车。”——布兰奇
大量的象征与隐喻是田纳西戏剧作品的一大特色,无论是《欲望号街车》还是其后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在家庭、两性、爱情、欲望、暴力、死亡、重生等基础母题的背后,都是对人类文明变迁、精神世界重构的一种寓言。
对于《欲望号街车》而言,这种深刻的寓言性体现在:当北方的工业文明不可逆地取缔了南方的种植园文化,现代资本社会蔓生的物质欲望,逐渐地以摧枯拉朽之势吞噬人民的灵魂,当诗性幻灭、理想消逝,那些无法融入现代生活的人,又将何去何从?

《欲望号街车》:时代巨轮碾压下,诗性的幻灭与理想的消逝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