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电影?谈《摩托车日记》残酷现实(4)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摩托车日记》如果在1960年代拍竣,在美国便绝对被视为政治不正确之作。但在2004年时,这部电影获得了美国人广泛拥抱,成功在奥斯卡获奖,在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的影展与电影奖都有斩获。
三、旅程之后,下令杀人的“暴君”
“不解风情”的罗杰伊伯特向来直言不讳,他看出了这部作品有其政治宣传的目的性,或许为了避免偏题,他没有深入详述。不过现在依据学者研究,片中对切格瓦拉这段旅程的记述虽然大致属实,但后续并未提及的是在他投入革命事业之后,在古巴亲自坐镇下令杀害了上百人,并且无视任何司法程序,以专制、残暴形象树立权威。
此外,他还成立了西半球第一个关押同性恋者的劳改营,因为他与卡斯楚主张同性恋者有反革命倾向。有许多证词证明了随着切格瓦拉掌握权力之后,是何以领导一个极具效率的杀人机器来铲除异己。固然也有许多人为之辩护,指出一场革命本来就不能追求不血刃。
在《摩托车日记》片末,出现了与切格瓦拉同行的阿尔贝托格拉纳多本人的纪录片段,透露这部电影获得了他的背书与支持。这也确是事实,本片一大篇幅也改编自他撰写的旅游纪实,年逾八十的他更获聘为电影顾问,亲身与剧组重游当年途经之地。
不过这位老革命家身居的古巴可不是奶与蜜之地,古巴政府一直持续对政治异见者的高压控制,对人权置若罔闻。而这个国度之所以得以被打造,一大“功臣”就是切格瓦拉。在2021年7月,卡斯楚家族虽然已经退出领导职,但政府依然强势打压不满物资短缺的古巴抗争者。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