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之战、白登之围,司马迁为什么非要把大胜写成是大败?(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平城之战、白登之围,司马迁为什么非要把大胜写成是大败?


壹——韩王信才是开启汉匈百年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毋庸讳言,平城之战既有的历史研究又是“一团浆糊”。
其实,刘邦缔造大汉王朝后,所有对内、对外的战事,都要从“两个韩信”说起。
前202年12月,刘邦在陈县以北“突袭”楚王韩信,抓住韩信、控制住韩信带来的军队,之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稳定韩信既有的楚地、齐地,将之纳入在“皇帝”的势力版图。
韩信是否真的谋反根本没有了现实意义,实际上刘邦也压根坐实不了韩信的谋反罪名,否则韩信也不会只被贬为淮阴侯。
但不可否认的是,韩信从此成为了刘邦的“笼中鸟”,他看似可以在洛阳、长安自由活动,跟樊哙、刘邦等人一起扯扯淡,和张良一起编编兵书,但是,作为名义上的“淮阴侯”,他自此再也实现不了哪怕最基本的“就国”,实质是,韩信从成为淮阴侯开始,就已经基本退出历史与现实政治舞台。
这个“剧变”,对韩信本人的打击事实上微不足道,关键是对天下大势乃至“世界局势”的根本影响。

平城之战、白登之围,司马迁为什么非要把大胜写成是大败?


参考上图。因为楚汉战争的历史遗留,前202年初即刘邦即位“皇帝”时,当时华夏大地事实上共存在八个国家,除了刘邦作为“皇帝”、天下共主的汉国,“关东之地”仍有七个国家,其中楚王韩信实际占据齐地、陈县以东的原项羽大部分西楚地,是当时仅次于乃至可以和汉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就类似战国历史上的“齐秦互帝”。
因为楚王韩信的突然倒台,关东各国和汉国、老刘家的整体实力对比严重失衡,前201年1月即楚王韩信被抓仅仅一个月后,刘邦将楚齐之地“一分为三”,重组成占据淮东的荆王刘贾、占据淮西的楚王刘交、占据齐地的齐王刘肥,都是分封至亲子弟为诸侯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