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凋敝了吗?从《唐人街探案3》出发探索亚洲唐人街(7)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那些曾在此居住的华人带着怀旧的情绪,回忆着在茨厂街哪儿可以买到华人美食,以及在哪儿可以看到华人的传统艺术表演。
今天很多游客去茨厂街体验唐人街,但是很多人因感受不到唐人街的气氛而失望,因为在穿越了人群,好不容易买来了华人商品后,人们恍然大悟这些原本是华人的商铺却越来越多地被南亚移民经营着,已然没有任何唐人街的氛围了。尽管被这样的民族政策和城市发展牵制着,茨厂街还是成为了华人遗产和身份的象征,而这也反映了马来西亚的民族政策和城市发展大环境。事实上,现在政客们会为了获得华人的支持而前去茨厂街拜访。举个例子,2010年春节期间,总理拿督斯里纳吉布高调到访茨厂街为当地华人送上新年祝福。吉隆坡商贩协会(一个华人组织)的副会长趁机向总理反映,当地华人对于只在总理访问时才挂上中国灯笼感到不满意,人们想要的是“老百姓的灯笼”而不是“拿督的灯笼”,因此,无论拿督来或不来,茨厂街都应该挂上灯笼。但是即使是灯笼的数量也会遭到争议(详见《星洲日报》,2010年2月12日,第9页;
《太阳报》,2010年2月12日,第1页)。

唐人街凋敝了吗?从《唐人街探案3》出发探索亚洲唐人街


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唐人街——茨厂街。 来源:图虫
其实马来西亚有一个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与唐人街相当的地方,而它的马来文名字也确实叫唐人街。这就是位于丁加奴州首府丁加奴的华人村(Kampung China),指的是丁加奴市的华人首先定居和集中的地方。如今在这条街上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华人传统商店。在丁加奴这个以马来人为主的城市,华人村过去被马来人和华人公认为唐人街,现在依然如此。当地的华人已经成功说服当地政府在华人村的入口建一座拱门。正因为丁加奴州的华人人口比较少,马来政客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才更大方。
我们在东南亚的研究表明一些老华人聚居区已正式或非正式地被冠以唐人街的名号。现在人们非常期待在一个国家的首都找到一座唐人街,即使在当地人们根本没有称该地区为唐人街。在这种对唐人街的追寻之中,有时当地的华人都被看作是唐人街的组成部分。在由廖建裕和洪子杰(2009)最近合编的一本书中我们看到,对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的唐人街的描述实际上记录的是整个地区的华人,而不是针对某块叫作唐人街的地方。来自中国的记者也好,游客也罢,他们都对西方社会的唐人街耳熟能详,以至于他们希望到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唐人街。香港一份名为《地平线月刊》的杂志,每月都会有个常规的栏目叫作“漫步唐人街”,专门报道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马来西亚人,也曾经在马六甲做过研究,当我读到这份月刊写的“马六甲唐人街”(《地平线月刊》,7月—8月,2010,p.39)时,我感到非常有意思。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