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可以永远相信正午阳光吗?(5)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从小说到剧本,一个IP在正午的“漂流”历程大抵如此。但能不能投入拍摄,还要看能不能过导演这一关,侯鸿亮多次在采访中表示,只有导演也认同才会继续推进、开始筹备,否则是会重新选IP的。

二、正午模式下的A面与B面


说得理想一点,正午之所以是正午,是因为当很多从业者还在提倡回归内容初心,实现良性循环时,他们已经领先了一步。
从前端开始,正午选择的IP就不是最贵的那批。在政策调控前,就一直将演员片酬在项目总成本中的占比限制在30%到50%,据大喜了解,冲着国剧之光的招牌,一线演员的降薪幅度在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非一线能降到二分之一。与孔笙等主要导演之间不是雇佣关系,扶持作者担任编剧同样能控制成本,服化道团队也是常年合作的固定班底。
这么一来,大量经费可以被用于制作。侯鸿亮透露过,拍《大江大河》时,为了还原出时代应有的质感,美术费用是以往拍电视剧的两倍以上。
再比如《开端》,剧中的场景相对单一,制作上没有体现出时间循环的题材特性,但与《开端》使用过同一摄影棚的从业者告诉媒体,公交车外的场景是在棚内LED大屏前拍的,场景和屏都很大,再加上服化道和特效,费用不会低。
图注:《开端》制作花絮
由此,正午就能争取到更大的议价权和话语权,同时也意味着有了更大的试错空间,也就是说可以创新,尝试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形式和题材,比如《我是余欢水》和《开端》。
如果说现有机制下的良性循环是正午的A面,那它是否存在B面?对正午而言,除了《相逢时节》构成的近忧,是否还有远虑?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直接或间接,多方言论都证实正午出品的方向取决于少数人的意志,少数人的审美一致,少数人的关键人物则是侯鸿亮。陆维说过,他是特别懂剧本的制片人,又干过摄像、导演、发行,了解创作的每个环节,“他对剧本的审美、眼界和格局也决定了我们戏的走向。”
在这样的决策方式下,诞生过不少成功案例,反过来也有失手的时候。比如《清平乐》,原著中公主和太监的爱情一看就无法呈现,但出于对宋朝的兴趣,侯鸿亮还是决定做,后来他在采访中承认,这部剧拍得有些任性,对观众不太友好,父母也说那是他拍过最难看的一部戏。
所以很显然,少数人的审美很难次次奏效,能否始终跟得上环境、时代以及受众趣味,需要打上问号。
在前文还原的项目开发过程中,导演是可以“撼动”这个决策的,如果导演觉得不行,项目会被放弃。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