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异乡人”自居的导演赵德胤说,电影太不重要了,人生才重要|访谈录(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2016 年底,赵德胤导演的剧情片《再见瓦城》获得第 53 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等 6 项提名。除了之前深陷吸毒丑闻的柯震东的出演为这部电影增加了话题热度,《再见瓦城》在华语、国际电影节上斩获的众多提名,也让这位关注缅甸华人处境的华语导演进一步踏入了公众视野。他的恩师侯孝贤导演曾说:“他看到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事!”
《再见瓦城》剧照 / 豆瓣
《再见瓦城》拍摄现场 / 豆瓣
赵德胤出生于缅甸北部、中缅边境城市腊戌的一个中国军人世家,他的祖父是南京人,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派到云南修滇缅公路,国共内战时期,祖父又带着父亲从云南迁往了缅甸。他是家中最小的一个,昵称“咪弟(Midi)”。和大哥大姐早早地外出打工改善生活的命运不同,赵德胤从小就在传统的士大夫教育下长大,父亲教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回忆道:“我父亲,包括我祖父给我的教育,从小都是《三字经》这一种。为什么是这一种?他们其实也不懂,他们只是觉得,你学了这个之后,比我们会更好。”
父亲那一代离乡背井的缅甸华人已经回不去了。无论心理上是否仍然有强烈的归属感,国民身份上,他们早已成了过边境时要被严格审查的“外人”。尽管如此,父亲还是觉得,下一代要把传统的东西延续下去。赵德胤举例说,他小的时候要背族谱,“这二十四代每一代的字派要流传下去,比方说我的儿子要命什么名,这些都是非常中国人的家族观。” 他还告诉《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与西方国家的移民第二代不同,其实在缅甸的华人并不愿意学习当地的缅文,中国人的文化自傲是一部分原因。他从小读的是半地下的华文学校,看的是二手的简体版《西游记》小人书,儿时的阅读经历几乎和大陆的小孩相差无几。90 年代,出于对文化侵略的防御,缅甸对中文是严格封锁的。他们就看许多偷运进来的书籍,例如老舍的小品、武侠小说、读者文摘等,都是当时在地下出租书店盛行的简体书。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