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编码:用户凭什么记住你?(7)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比如可口可乐刚进入中国时,被翻译为“蝌蚪啃蜡”,既拗口难读,又难以视听统一,自然传播力极度受限。直到改名为可口可乐后,销售业绩才获得大幅增长。

4. 类比——利用已有编码


现在的程序员,几乎都不会用二进制代码来编写程序,而是在使用编程语言。相比繁琐且庞大的0、1序列,提前预设好的编程语言,要简单好用的多。
我们思维的编码也一样,如果用最原始、最基本的方式去描述问题,确实能够把问题表述清楚,但所需的理解时间和精力,却相当可观。
恰恰,在我们的思维中,就有预设的编程语言存在:那些已经被我们编码过的信息。
描述一个充电宝的大小,长10厘米,宽3厘米,虽然展示的很清晰、严谨,但理解、感受起来却并不容易。相对的,你只需告诉用户“口红大小的充电宝”,用户就能立刻有直观的感受。
因为人们已经对口红的大小,有过详实的认知。使用类比的方式去解释,就可以节省一次编码过程,理解、记忆起来,自然更为容易。
五、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
其实,对于市场传播而言,信息能够进入短时记忆,并在短时记忆保持一段时间,让用户产生关注、思考,就已经达到了80%的目的。
毕竟,并非每个个体都是目标用户,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你的产品。
当然,不排除一些神奇的创意,即使毫不需要的人,也单纯因为传播形式本身,而始终铭记。
但在一般情况下,由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往往需要三个条件:
尤其是提供价值这一点,在你已经突破瞬时记忆,并在短时记忆中保持一定时间后,接下来的,真的可以说是取者自取。
把鞋卖给没有脚的人,并非没有可能,但我们没有必要逆需求而行,去追逐市场中的极端细分。
六、写在最后
其实每个人,都是机器人。
只不过这种机器过于复杂,才显得难以预测。
随着心理学、行为学的研究,人的思维,正在得到逐步拆解。
而在现在的研究阶段,虽然我们无法彻底悉知每个个体的思维细节,但至少,可以利于一些共性情况,让产品深入更多人的心中。

#专栏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网络营销人,心理咨询师。擅长消费者行为学、文字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