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粤韵(7)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点心之所以让老广着迷,是因为它外形迷你,却饱含美味密码。内里乾坤,则是一代又一代粤点师傅所造就。由外皮以至馅料,由拌馅以至蒸制,每一道点心都有标准,也考验着点心厨师的手艺。
20世纪20年代末期,广州“陆羽居茶楼”点心师傅郭兴首创“星期美点”,即每周推出一定数量的新点心,不与“长期美点”重复。已故粤点泰斗陈勋当时掌管六国饭店点心部,他曾告诉记者,20世纪40年代末,广式点心进入发展繁盛期。当时各茶楼之间竞争激烈,为了招揽食客,许多上档次的茶楼争相推出“星期美点”。那时,陈勋每周的“星期美点”最少出16款点心,包括8咸8甜;更多时候是20款,拆为12咸8甜或者10甜10咸。相较于“四大天王”这类长期美点,可以说能真正体现一家茶楼的特色与创新水平的,就是星期美点。
“星期美点”考验点心师的创意和开拓力。每周总有一天,各大酒楼茶楼的点心部大佬聚于莲香楼,一边饮“夜茶”一边“华山论剑”。各家拿出当周的“星期美点”相互PK,交流研发经验与市场接受度。“星期美点”是粤点师傅们创造力的结晶,当年的许多新品种经历时代考验,最终存留下来,成为今日我们所说的“传统点心”。比如陈勋师傅的玉液叉烧包。
而将点心推上筵席成为“主角”的,是“点心状元”、泮溪酒家罗坤师傅,他开创了点心宴的先河,更创制了“象形点心”,其得意之作“绿茵白兔饺”至今仍为业界所传颂学习。绿茵白兔饺是在虾饺基础上变化而来的造型点心。后来,他的徒弟们将象形点心发扬光大,变化出各式惟妙惟肖的点心。

读懂广州·粤韵


绿茵白兔饺
今日,时不时有餐厅联合粤点大师推出复古点心。2019年,广州亚洲美食节期间,本报与广州五大粤菜名店的五位粤菜大师联合研发了十道广府历史文化名菜,其中“锦袍赤绳”和“月影燕侣”正是怀旧点心。锦袍、赤绳原名为“脱衣换锦袍”与“赤绳欣系足”。前者为香蕉去皮,裹上脆浆入油镬中炸制而成;后者是用鸭肠绑住鸭脚、鲍鱼、瘦肉、笋。今年,广州博物馆与中国大酒店联手推出“消失的点心”,咸点、甜点各10款,其中大部分点心来自上世纪30年代的《制面、糖果、油器、饱饺、点心、糕点、冰室各种品食类制法》一书。珍贵的旧式点心重出江湖,以“龙凤灌汤饺”为例,它在点心的世界里地位超群,十分考验师傅手指上的“绣花功夫”:用薄薄的饺子皮包裹大量的馅料,还得经过长时间的蒸煮,饺子皮针眼般的小孔都不可以有,而且饺子皮要厚薄均匀。做一只既有外观又有内涵的灌汤饺,背后的功夫以年计算,能上案板做灌汤饺,是厨房里师傅对徒弟的一种肯定。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