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五昌《百年新诗的光荣与梦想》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谭五昌/百年新诗的光荣与梦想(完整版)
原创 谭五昌
说明
因本文篇幅较长,原本准备分多期刊发,但昨日第一部分刊出后,引起读者强烈兴趣,纷纷表示希望全文一次性刊出,一睹为快。故今日将此文完整版刊出。
全文总共24487字,细读约需要50分钟
谭五昌:

谭五昌《百年新诗的光荣与梦想》


内容提要:迄今为止,以追求现代性思想艺术价值为最高目标的中国新诗已经走过百年历程。本文结合各个历史时段的重要诗人与诗歌群体的审美风格与创作特色的精要阐释与到位分析,对百年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准确、客观、富有学理性的宏观描述与艺术概括,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百年新诗的壮阔艺术画卷,在为我们充分展示百年新诗总体风貌与非凡成就的同时,也为百年新诗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合理有益的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百年新诗 光荣 梦想 本土经验 世界眼光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因其语汇、体式、规范的不断丰富、完备与成熟而长期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一种君临一切般的荣耀,然而进入明清以来,它所享有的这种沉甸甸的荣耀却由于鲜有杰出创造者的持续加入,转而逐渐滑向一种几乎令人窒息的尴尬与窘困境地。在19世纪末叶,清醒地意识到了古典诗歌面临严重危机的诗坛有识之士,如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人,便积极倡导“诗界革命”运动。他们勇敢地喊出了“我手写我口”等在时人听来不啻是“异端邪说”的诗歌革命口号,同时提出了革新诗歌语言和内容的具体主张,并勇敢而积极投入到他们所欲创造出来的“新体诗”的创作实践之中,表现出诗界先驱者过人的胆识与艺术抱负。尽管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乃至诗歌环境的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使“诗界革命”最终归于失败,未能冲破旧诗的藩篱,但“诗界革命”同仁们在诗歌改革意识上的超前性觉悟却给后来者提供了思想与精神上的有力支持。
时过二十年光景,到了“五四”运动前夕,以胡适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文化及新文学运动的闯将再次高举诗歌革命的大旗,继续先驱者们未竟的诗歌革命事业。鉴于当时的文学革命运动禀承着反帝反封建的光荣而沉重的文化启蒙使命,作为旧文学“核心堡垒”的旧诗是必须首先突破却并非容易突破的一道“文学难关”。为了达到对于旧诗的有力颠覆与革新,胡适于1916年率先以“尝试者”的姿态写出了《蝴蝶》等8首努力革新旧诗语汇的“白话诗”,并在1917年2月的《新青年》杂志上集中发表出来,揭开了新诗革命的最初一页。此后,胡适继续以拓荒者的过人气概用大量的口语、俗话入诗,创作出了一大批与旧诗风貌迥异的“白话诗”,毫不忌惮当时强大的诗坛保守势力对他的嘲笑、鄙薄、斥责与围攻。在胡适的大力倡导下,沈尹默、刘半农、刘大白、周作人、鲁迅、陈独秀等新文学运动的闯将们纷纷加入了“白话诗”创作的行列,汇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声势。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